首页 > 文史

战国四大名将的名字由来 为什么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

现在网上“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已经相当普遍了。这四个人是:秦国的白起、王坚、赵国的李牧、廉颇。

其实所谓“战国四大名将”,并不是学术权威的结论,而是业余爱好者的山寨举动。奇怪的是,网上关于“三国十大名将”、“历史十大名将”的争论如此激烈,这“战国四大名将”已经成为民间标准。

原因何在?

说到这里,其实只有两个问题。第一,战国时期比其他时代有什么特点;第二,白起王坚、李牧廉颇和他们四个人有什么不同?

战国时期,战争从君子游戏走向血腥杀戮

我们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期”持续了200年。秦楚齐、赵燕、魏、韩七雄不断战斗。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期战争。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成为军事家难得的舞台。一代又一代的将军,站在成千上万士兵的尸体上,摘下了历史上著名的皇冠。

战国四大名将的名字由来 为什么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

战国时期,也是中国战争进入全面杀戮的血腥时代。那人说,战争中还有血腥的不杀戮是这样。中国古代战争从野蛮转变为“文明”。也就是春秋时期。春秋还是属于周朝,而周朝是最讲究“礼仪”的。当时,天下诸侯国不听周天子的话,互相攻打。但春秋战争,很讲“规矩”。大家都用战车,摆开阵势,互相排队碰撞。最后一方抵挡不住就输了,胜利者很少大开杀戒。

小贴士:

春秋战争一般以“兵车”为主。每辆兵车上有三名士兵,后面有几十名步兵。一般来说,大国之间的战争规模约为数百辆兵车,即数万人。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与楚国作战,坚持打“君子之战”,拒绝乘楚国渡河突袭。相反,他必须等到楚国处于良好的位置,然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决战。结果,他被打败了。虽然这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但它也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当时的战争规模不大,从几万到几千不等。能有几十万人的是震惊世界的超大规模战争。战争中死的人一般不多。真是君子游戏。

然而,战争毕竟不能停留在游戏中。

后来,孙武为代表的一批军事家对战争的概念进行了可怕的新诠释。所谓的“规则”也逐渐被抛弃。因此,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开始变得频繁持久,参战兵力和死伤人数都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在总人口只有3000万的中国,有400多万士兵互相砍杀,一场大战往往斩首几万、几十万甚至几十万。

春秋时期,只有少数战役,一方参战兵力达到10万。战国时期,几乎所有记载的战斗都超过了10万。

正是这大量的血液和尸体使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爆炸。对于今天饱受历史战争爱好者来说,阅读那个时代的旧纸堆是很自然的。

同时,战国时期也是个性张扬的时代。

当时,贵族和平民思想家正处于从旧的贵族分封制度向新的中央集权政治的过渡阶段。中国人民的道德和性格也可以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自由飞翔。战国时期的将军们,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染上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周朝原有的旧思想体系逐渐崩溃,中央集权制度对思想的监禁尚未形成。有许多思想学派,相互争论和讨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个阶段,中国人的个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相比之下,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帝国成为常态,“忠君报国”被视为固化的标准,将军的形象要平面得多。

这可能是战国时期名将更受关注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为什么选择他们四个?

也许很多人会问这个问题。

战国四大名将的名字由来 为什么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

战国200年的烽烟,战绩突出的名将比比皆是。比如齐国的孙膑,魏国的乐羊,燕国的乐毅(他是乐羊的后裔,但他的名声比他的祖先大)、楚国吴起等等。

孙膑,孙武的后人,著名的军事家。他协助齐国,与魏庞涓竞争多年,最终击败魏国,使齐国一度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乐羊带领军队摧毁了中山国。

作为燕国将军,乐毅率领燕、秦、韩、赵、魏联军讨伐齐国,短时间内夺取70多个城市,几乎灭亡强齐。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被誉为仅次于孙武的著名将军。他曾带领弱小的鲁军打败齐国,带领魏军打败秦国,使魏国崛起成为战国早期的霸主。

其中,只选择了秦赵四位“年轻一代”将领——白起、廉颇、李牧、王健。他们的活跃时期是战国时期最后七八十年。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最初编造“战国四大名将”概念的人只熟悉王建廉颇、李牧四大将军。。。当然,这应该是个笑话。

第二个原因,恐怕要考虑时代的变迁。

简单来说,白起李牧带的兵比前辈多,战争规模比前辈大。

战国时期从前到后的200年里,有一个战争越来越激烈,血腥度越来越高的过程。在早期阶段,孙斌和庞娟通常指挥5万到10万军队。李牧、王健、白起廉颇四人都带领了比这更大的军队作战。作为一名著名的将军,他曾带领军队参加过大规模战争,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奖励因素,就像商界人士做过大生意,在演艺界参加过春节联欢晚会一样。

@ 他们四人的战绩白起,对历史的影响也更大。

战国初期,战争更倾向于“争霸”。各国都在努力争取所谓的“霸权”。后期,吞并其他国家的领土,扩大自己的领土,成为战争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秦国,通过对外战争逐渐侵蚀领土,已经向“统一战争”的方向转变。

战国四大名将的名字由来 为什么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

这意味着早期著名将军的记录往往只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兴衰;后期著名将军的成就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命运。例如,白起,他已经战斗了30年,杀死了100万敌人,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很容易记住它对历史有更大的影响。

正是这样,四大名将都来自秦赵——战国后期,赵成为抗秦的中坚力量。秦赵战争的胜败基本上决定了秦统一的进程。

@ 由于被称为“名将”,人气至关重要。这四位名将,各有令人难忘的事迹。

白起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战神”。王坚几乎参加了秦扫六合的所有战争。凭借令人印象深刻的战绩,他们超越了同事莫莫和王米。

当然,李牧和廉颇也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李牧多次击败秦军,廉颇也用8万人击败了40万燕军;然而,他们的入选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情因素——李牧因最后的悲惨被杀而令人窒息;廉颇以其著名的成语典故,如“负荆请罪”、“廉颇老了”,以及赵括在长平战役中的替代,导致全军惨败而闻名。

通俗的《将相和》故事,使廉颇在“四大名将”中军事成就最低,成为民间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这两个人有点无奈。同时,赵奢和庞媛的军事才能可能并不比他们低,但后人却没有那么多悲剧可供吊死。


战国四大名将的名字由来 为什么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战国四大名将的名字由来 为什么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为什么白起被称为战神?秦王为什么要杀白起?
  • 战神白起 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白起为秦昭王战斗了无数次,讨伐了六国,使六国人民感到害怕;作为一名指挥官,他善...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

  • 蒙田横扫匈奴,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 秦朝一代著名将军蒙田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他扮演了匈奴和修长城的武夫角色。历史上的蒙田将军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吗?这只是...

  • 孙斌与庞涓谁更厉害?孙斌与庞涓有何历史故事
  • 一代奇人鬼谷子门下有两位得意门生,此二人便是魏人庞涓与齐人孙膑。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春秋战国的舞台,有...

  • 李牧,战国时期第一个抗击匈奴人的人:匈奴人十多年来一直不敢犯罪
  • 很多人都知道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是秦国的白起、王健和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四个人的军事水平和成就各有优势。但说到北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