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日本武士道精神:为什么日本武士切腹而不自杀?

日本民俗学创始人刘田曾经对“什么是日本”这个问题只做了两个总结:“岛国”和“种稻”。此外,我们还可以说出日本的许多特点,如集体荣誉感,如武士道,但有一件事我从来没有想过,日本武士在战败和捍卫尊严时,为什么要“切腹”——为什么他们不选择自杀,这也是自杀。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多余。谁在乎是割腹还是割喉?但更不用说,有人真的很关心这个问题。美国日本人类学家大贯惠美子有一本书,叫做“作为自己的大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的困惑。当然,从名字上看,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切腹,而是吃大米。

环顾亚洲,不吃米饭,以小麦为原料的各种面食,无疑是西亚进口的。水稻的起源是东亚、东南亚还是南亚还没有定论。中国暂时领先于水稻起源的考古证据,但毫无疑问,水稻(大米)是亚洲的原始作物。由于日本祖先作为亚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从东亚大陆迁居岛屿,日本人喜欢吃米饭并不少见。有趣的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稻谷是不寻常的。稻有“稻魂”,稻魂不像一般动植物的灵魂,本质上和人的灵魂是一样的。这种稻魂有什么作用?作者举了一个日本皇室的例子来解释稻魂的重要性:

[img]825929[/img]

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名为“大尝祭”的皇室仪式,它是日本天皇在水稻收获时主持的。它起源于“品尝新祭”,意思是品尝新米。天皇之所以想吃新米,是因为天皇的“灵魂”经过一年的“冬天膨胀,春天萎缩”,灵魂容易离开人体,需要补充才能恢复健康。有两种方法可以补充灵魂。首先,作者引用了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观点,要么直接从他人那里采摘。在历史上,当日本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时,“新皇帝通常咬死去的皇帝的尸体,以便后者的灵魂能够进入他的身体。”“这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太平洋岛民分享过世亲属尸体的流行习俗,包括巴布亚的新几内亚——为了让死者的灵魂在后代中延续下去。

另一种方法,相对没有那么惊人的方法,靠吃米来补充灵魂。天皇“尝新祭”的初衷是用稻谷中所蕴含的“稻魂”来丰富自己的灵魂,这个仪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日本人的观念中,灵魂不是在头或心脏,而是在胃里。在古代历史《日本书纪》中,有一个关于各种食物起源的传说。当食物保护神被杀死时,“各种食物从尸体里出现,腹部出现米饭,眼睛出现小米,肛门出现小麦豆”。稻子的起源位于腹部-灵魂和胎儿的住所。

看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在日本古代文化中,稻谷之魂补充人体之魂的交换区正好是具有消化功能的肠胃。“灵魂被认为生活在腹部,所以著名的男性自杀文化是男性剖腹释放灵魂。“难怪日本武士自杀的时候,切腹最庄严,其实背后有这样一个信仰体系。切腹后,身体上是失血过多,外部感染死亡,心理上是灵魂的流失,离开身体。


日本武士道精神:为什么日本武士切腹而不自杀?日本武士道精神:为什么日本武士切腹而不自杀?

,

  • 罕见的胜利:清灭前派舰从日本夺回东沙
  •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切断台湾岛和澎湖岛。南海东北大门开放,日本成为清末中国在南海的最大威胁。日本打着“繁...

  • 李鸿章是土豪劣绅:资产约10亿元
  • 不用说,李鸿章有钱。他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为中国一代洋务,不可能帮助五兄弟“脱贫致...

  • 谁是中国抗日英雄名录中唯一的日本人?宫川英雄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宣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以永远铭记抗日英雄的不朽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战犯也有血有肉:揭秘一个真正的土肥原贤二
  • 土肥原贤二是侵华战犯,早已被淘汰。然而,下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土肥原贤二,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土肥原贤二...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土方岁三有什么样的身世?土方岁三的师傅是谁
  • 土方岁三简介是这样的,他是幕府末代武士道精神的代表人物。土木方三出生平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土方岁三没出生前父亲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