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生平行迹
鉴真(688-763)也叫日语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祖先。在过去的10年里,他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被称为“平衡”,这意味着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平衡时代文化的屋脊。
鉴真生活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顶峰的唐代。当时,中国先进的文明对日本极具吸引力。日本天皇授权留学僧普照、荣瑞到扬州大明寺参观鉴真,赴日传法。为传律授戒,弘扬佛法,鉴真毅然带弟子跨海东渡,不辞辛苦,以奖宏愿。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下定决心不改,历经11年,先后6次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平安抵日。
鉴真到达日本后,开展了一系列佛教活动,为日本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鉴真在东大寺设立戒坛,这是日本正式受戒的开始。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鉴真携带许多佛经、佛像、佛具等到日本,用嗅觉鉴定草药,帮助校正佛经的错误。十年来,日本完成了传律弘法的伟大誓言,同时也使日本佛教走上了严格、正式的戒律之路。
对日本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改变日本僧侣的无序状态,建立统一规范的“三师七证”制度
在鉴真到日本之前,佛教在日本已经存在了200年,但没有统一、规范的授戒制度。鉴真抵达后,日本天平胜宝6年(公元754年)4月初在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成为日本佛教史上正式授戒的开始。前面已经提到过,这种制度在鉴真东渡之前是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奈良佛教界不能形成必要的“三师”、“七证”(即三位高师授戒,七位高师在场作证)和佛教界对戒律知识的缺乏,从未举行过正式的授戒仪式。鉴真大师的到来,为了建立“三师”、“七证”的授戒制度创造了直接条件。
此后,鉴真在东大寺建立了戒坛院,成为日本的中心戒坛。后来的西观世音寺戒坛和东药师寺戒坛被后人称为“世界三戒坛”。鉴真的戒律思想是提倡僧侣必须严格遵循戒律,提倡激发僧侣的内在意识,使两者融为一体。这种戒律思想不仅避免了小乘戒的缺点,也防止了不注意内在意识的大乘导致自由放任的缺点。
[img]825909.jpg' />
携带戒律,为日本律宗奠定理论基础
日本统治者高度重视佛教经典的引入,鉴真东渡成功后不久就派专人抄录。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从中国带到日本的佛书经典有48部,其中大部分属于戒律。这些戒律对于鉴真在日本传经授律,弘扬佛法至关重要。鉴真东渡后,立即将自己和弟子带来的经书无私地交给东大寺的写经所,供他们转抄。据记载,抄写的经典大致包括:《大集经》、《四分律》、《四分疏》、《菩萨戒疏》、《明了论》、《戒本疏》、《大品经》、《华严经》、《遗教经论》、《禅门》、《音训》、《梵网经疏》、《补释宗义论》、《大庄严论》、《分别功德论》、行事钞等。鉴真及其弟子曾在唐招提寺大力讲解这些章疏,为后来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成立播下了种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仅如此,鉴真大师还对日本原有的佛经进行了整理和校订。当时日本的佛经大部分都是百济僧侣传下来的,即使用其他书进行比较,也很难确定。日本政府把修改佛经的艰巨任务交给了鉴真。鉴真在失明的情况下,凭借深厚的知识、惊人的记忆力和熟悉的经文,为日本佛经纠错补漏,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传播佛教思想,促进日本佛教的认真
这也是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最显著、最重要的影响。自从鉴真东渡以来,弘扬佛法、传律教戒就成了他的首要任务。抵日两个月后,鉴真在东大寺大佛殿前登坛主持,为日本太上皇圣武天皇、孝谦天皇、沙弥等400人授戒。“从此,日本律仪逐渐严格,师师相传遍布全世界。之后,鉴真受到日本天皇的高度重视,被授予“大僧都”职务,成为“传戒律之祖”。759年,唐朝庄严风格的唐招提寺建成,掀开了日本佛教史上崭新的一页。短短几年,唐招提寺就成了日本的大总寺,是日本众僧向往的地方。鉴真在中国对天台宗进行了相当大的研究,对天台宗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鉴真及其弟子创办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流传至今。鉴真东渡使日本佛教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促使日本政府更有力地控制佛教。同时,它也消除了疏忽管理造成的各种不足,使佛教被确定为日本的国家宗教。
鉴真被天皇任命为首席僧侣后,自然对僧侣的管理和整理负有重要责任。鉴真与其他僧侣管理者合作,统一意志,共同加强戒律宣传,建立健全的戒律制度。在担任大僧都的几年里,鉴真协助朝廷采取了几项重大措施,对整顿佛教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个措施是756年,在孝谦皇帝的号召下,派出62名僧侣宣传小组,向奈良市各地的寺院和寺院宣传《梵网经》,这是罕见的。后来鉴真因为年纪大了,逐渐退出了僧官的职位。但鉴真思想已深入日本佛教界,加强戒律,整顿纲纪,维护佛教界纯洁,已成为日本僧侣的共识。760年,当时的僧侣和其他僧侣受到鉴真思想的启发,联合向朝廷提出了改革建议,提出了“开化众生”、“劝勉三乘”的主张。这一建议得到了日本统治者的批准。此后,奈良佛教界完成了整理任务。僧尼克服浮躁,遵守戒律,修行禅宗,呈现出佛教传入日本以来从未繁荣过的局面。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鉴真大师对日本佛教的影响。他的到来改变了日本僧侣的无序状态,建立了严格的“三师七证”制度;他和弟子携带的戒律经典为日本律师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年佛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日本佛教界的认真。现在大师的声音已经很远了,但他的精神和意志却通过历史的帷幕长久地激起了我们的心弦。在当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整理大师的过去,学习大师的伟大思想,让精神之花永远绽放。
参考文献
[1]郭天祥。鉴真对日本佛教文化的影响[J].1996(4)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李寅生。论证唐代佛教在真东渡后对日本佛教的影响[J].2001(3)贵州文史从刊.
[3]杨曾文。唐鉴真大和尚东渡和日本律宗[J].2011(3)扬州大学学报.
[4]楼晓洁。日本佛教发展研究[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2).
[5]中村顺昭,葛继勇翻译.鉴真东渡及影响[J].2007(6)唐都学刊.
[6]西山明彦。东渡扶桑的鉴真与上述[J].2011(2)扬州大学学报.
[7]沈呈章.鉴真大师的佛教思想[J].扬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4).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为日本佛教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