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古亲子鉴定:如何滴血认亲?真的可靠吗?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滴骨法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血滴在死骨上,观察是否渗透,如果可以渗透,表示父母、孩子、兄弟等血缘关系;合血法,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血,两个血滴在容器中,看看是否凝结,如凝结表明亲子兄弟关系。

犹太国王所罗门以擅长破案而闻名。《圣经》记载,两个妓女争论一个男孩是他自己的。当他们陷入僵局时,所罗门命令杀死他们的孩子,没有人想要他们。这时,一位妇女哭着说不要杀了她的孩子,留下他。她愿意自己死,所以所罗门把孩子判给了她。真正爱这个男孩的人绝对不忍心把他的儿子分开。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记载。北魏时期,李崇在扬州当官,县民苟泰的儿子3岁时去世。后来,他在赵奉伯的家里发现了这一点,但郭家和赵家都说他们的儿子是自己的,有邻居证。郡县不能断案。上级判官李崇用了一个计划。他分别禁闭了两个“父亲”和儿子几天,然后突然让狱史告诉他们:“小儿子死于暴病,去办葬事。"苟泰一听,悲痛不已;赵奉伯只是叹了口气,没有痛苦。于是李崇把小儿还给了苟泰,赵奉伯也磕头伏罪。

[img]825954.jpg' />

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亲子关系的判断是一个难题。这两个例子都是通过观察父母对孩子的真实感受来解决的,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检查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有一种比这种检查方法更有价值的方法——滴骨验亲方法。

纪晓岚的《读微草堂笔记》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山西一位商人把所有的财产托付给弟弟,自己出去做生意的故事。他住在外面,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孩子。十年后,他的妻子去世了,他带着儿子回到了山西的家乡。商人的弟弟怕他回来要家产,就说弟弟带来的孩子是抱着别人家的,没有继承权,不能继承弟弟的家产。因此,兄弟们发生了争执,并提起了诉讼。审案的县官是个昏庸的人。他没有仔细询问商人儿子的具体情况,而是照搬了古人的制度,用“滴血认亲”的方法来验证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结果,父子滴血是一致的,县长把商人的弟弟打了出去。商人的弟弟不相信滴血验亲的结果。他和儿子一起刺血,结果血不一致。他以此为依据上诉,起诉县官验证哥哥和儿子父子关系不公平。

[img]825955.jpg' />

村民们讨厌他的贪婪,所以他们向政府作证说:“他的儿媳和某人通奸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儿子根本不是他,血液验亲,应该不同意,他还在胡闹什么?”

政府拘留了商人的兄弟妻子和被证实的奸夫,他们承认了通奸的犯罪证据。到目前为止,商人的兄弟羞愧地赶走了他的妻子和儿子,他自己也放弃了逃跑的家,甚至他的财产也属于他的兄弟。村民们也同意这一点。

纪晓岚也对滴骨验亲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老官员的说法,骨肉滴血结合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将验血容器放在冰雪上,温度很低,或者在夏天用盐或醋擦拭容器,使容器有酸和咸的气味,那么血液一接触容器,就会立即凝结,即使近亲的血液也不会结合。认为滴血验亲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用的,不足以作为饿断案的依据,只能作为参考。

“滴血认亲”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很常见,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在三国人谢承写的《会稽先贤传》中,鲁迅先生编辑的《会稽县故书集》包含了这个故事。大略云:陈业的哥哥在海里去世,五六十名死者在同一艘船上死亡。因为尸体腐烂,他无法辨认。陈业想起了“亲人血气通”这句老话,割断了胳膊,让血滴在他认为是哥哥的尸体上。结果血液很快渗入骨骼,所以陈业可以辨认他的兄弟尸体。其他死者家属纷纷效仿。

根据现代法医的理论分析,滴骨验亲和合血法缺乏科学依据。无论骨骼是保存在露天还是埋在土壤中,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软组织通常会被腐败完全溶解和消失,头发、手指(脚趾)甲脱落,最后只留下白骨化骨骼。白骨化骨,表面常腐蚀酥脆,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泡。如果骨骼不干燥,结构完整,表面有软组织,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浸泡。如果用所谓的“合血法”检验,人类的A型和B型血可以溶解在一起,分别是A型、B血型的人,虽然血液可以溶解,但没有亲子关系。


揭古亲子鉴定:如何滴血认亲?真的可靠吗?揭古亲子鉴定:如何滴血认亲?真的可靠吗?


  • 梁武帝之子杀子[滴血认亲] 专家说这种方法不科学
  • 说到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滴骨认亲。事实上,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 故事“滴骨认亲” 古代就有“亲子鉴...

  • 在古代,除了滴血认亲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
  • 很多人不了解古代亲子鉴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剧发展迅速。偶像剧和宫廷剧层出不穷。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在一部非...

  • 历史揭秘:如何在古代亲子鉴定法中进行滴血认亲?
  • 顾名思义,亲子鉴定是指通过血型或DNA测试来鉴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父母的血液、头发、唾液、口腔细胞和骨骼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