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医药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传男不传女,中国古代很少有女性行医,所以当人们提到“古代名医”时,他们会想到男人。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悬壶女医生受到人们的喜爱。
西汉时期,河东(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位名叫志安的民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女医生。她拜长安第一位医生郑无空为师,努力学习医术,悬壶济世,曾被誉为“女中扁鹊”。汉武帝闻名后,将志安召入宫中做女侍医,专门为皇太后治病。汉武帝封她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
西晋的鲍阿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艾灸家。鲍阿姨,晋代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医生葛洪的妻子。葛洪去世后,鲍阿姨继承了丈夫的衣钵,来到岭南学习医术,尤其是艾灸,擅长治疗赘瘤和赘疣。她的艾灸已经流传了好几代人。鲍阿姨去世后,岭南人修建了鲍阿姨的祠堂来纪念她。
唐代女道士胡尹,住在太白山(位于陕西县南部)。她在养生、长寿、吐槽引导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包括《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图》、《补泻内景方》等。
[img]825877.jpg' />
宋代有两位著名的女医生,一位是著名妇科医生郭敬忠的母亲冯。她擅长妇科诊断。她曾入宫为太后诊断。她被宋高宗命名为安国夫人。另一位是女外科医生张小娘。张小娘医术高超,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对于溃疡、疖子的患者,她可以说是一把刀,可以立即治愈,深受时代的喜爱。
谈允贤,明代女医生,江苏无锡人,其祖父、祖母精通医学,将所有秘方和制药工具传授给谈允贤。谈允贤看到很多妇女患上妇科病后羞于诊治,便专攻妇科,因为她努力学习,终于成为当地的“妇科专家”。50岁时,她写了一部医学著作《女医杂言》,收录了31起妇科病案,涉及流产、经病、产后疾病和腹部结块,成为中国古代罕见的专科病案。
清末女名医曾懿,字伯渊,清咸丰两年(1852)出生于四川省华阳县一位官绅家庭。曾懿一生行医无数,有《医学篇》一书,分为《诊病要诀》、《杂病秘诀》、《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汇编》等六个系列,对后人影响很大。
盘点古代女神医:汉武帝任命第一位女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