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人也有身份证:唐代雨符牙牌到清代腰牌

在现代社会,身份证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外部“标志”,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外出的人来说,没有身份证几乎很难移动。

不仅今天的人注重身份证,古人也非常重视身份证,但当时的身份证和现在的身份证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身份证叫“符”——这不是江湖术士画的驱鬼逐怪的“神符”,而是用木头或金属做成的小物件。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鱼符”。这种“身份证”形状像鱼,分为左右两片,上面有孔,用来系挂。“鱼符”是官员特有的“身份证”,普通人还没有这种待遇。鱼符上刻有持符官员的姓名、官职、衙门、官阶等。鱼符的材质因官阶而异:亲王、三品以上高官用的鱼符是金做的;五品以上官员用银鱼符;六品以下官员用铜鱼符。为方便官员外出携带鱼符,朝廷还专门为官员定制了一种装有鱼符的“鱼袋”,要求是“不离袋,不离袋”。当官员们看到皇帝、同事和外出工作时,他们必须首先展示他们的“鱼符”,并“验证他们的身体”,然后他们才能互相承认和接受。当时有句话叫“附身鱼符的人应该以明贵贱命令”。

俗话说:一个皇帝一个令,一个和尚一个清。皇帝换了,鱼符也跟着“变脸”。武则天当政时,“鱼符”换成了“龟符”,用途没变,只是外观和材质变了。后来,“龟符”又成了“虎符”、“龙符”、“林符”。符号的形状和材料发生了变化,其“功能”也增加了:除了证明身份外,还有一个权限功能:明亮手中的“符号”可以调动、指挥军队和任免官员。归根结底,“符”仍然是身份的象征:身份高,权力大。

[img]825840.jpg' />

明朝的时候,大概是金属符太重,携带不方便,也是为了体现朝代替代的新气象。官员手中的金属符都换成了“牙牌”。象牙、兽骨、木材等。牙牌的质地。牙卡像石板一样细长,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位、简历和单位,其细节与今天的超大名片相似。2004年,考古学家在南京明代宝船厂码头遗址发现了一张疑似郑和的“身份证”——一张“牙卡”。这是一张乌木牙卡,由朝廷特制,前宽后窄,轮廓圆润。上面有一个洞,用来挂在腰上,也叫“腰卡”。

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发现,自明朝以来,“身份证”已经从官方传播到社会,社会上的一些贵族也开始认为持有“牙卡”和“腰卡”是一种荣耀。明人陆荣在《树园杂记》中有“所有进出内政府的人,无论高低,都悬挂牌,以避免怀疑”的记载。可以想象,当时,“牙卡”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样受到了全国的尊重。

清代牙牌少,腰牌多,腰牌上的个人信息更全面: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称等。,而高级腰牌其实刻有持牌人的面部特征!——即使腰牌丢了,别人也找不到!它的“防伪手段”之高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身份证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腰部提到头顶——官员除了“腰牌”作为“身份证”,还发明了另一种“身份证”——头顶,也就是帽珠。当然,这与清代的服饰有关。顶部由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不同的阶级,帽珠的材质自然不同:一品大员,帽珠是大红顶;农村学者,帽珠是铜顶;普通人无级无品,所以他们用缎子在头上打帽结。@ 人们在街上相遇,一看到对方头上的顶子,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为了提升身份,一些富商指出钱“捐”银顶,办假“身份证”,于是一些影视作品被称为“红顶高人”和“红顶乡绅”。


古人也有身份证:唐代雨符牙牌到清代腰牌古人也有身份证:唐代雨符牙牌到清代腰牌

,,

  • 林则徐不反对中国人吸鸦片片 建议禁烟后种植罂粟
  • 在官方和人民的愿望下,再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口鸦片明显合法化,鸦片的种植面积从云、贵、川等地迅速扩大到全国。到1879...

  •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 慈禧是如何获胜的?
  •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在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死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宫廷政变。打败了顾命八大臣的...

  • 康熙皇帝的另一面:追求节俭的人称[爱银皇帝]
  • 康熙的另一面:康熙皇帝是康乾盛世的先驱,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明君之一。世界对他的才华和文治武功有很多评论。值得一提的...

  • 谁是清代富宁安将军? 揭示年羹尧为什么杀死宁安
  • 富宁安将军 富宁安,满洲蓝旗人,清代大学生阿兰泰的儿子。朝代期间,他协助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作为清朝的重要大臣,他诚实...

  • 清朝皇子学业难以减轻负担:康熙少年读书累得咳血
  • 康熙皇帝年纪轻轻就读书,累得咳血,所以四书五经可以倒背,乾隆皇帝14岁就能做到这一点,深受康熙的喜爱。 在历代皇帝中,清...

  • 王筠简介 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王军生平
  • 王筠(1784-山东省安丘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所辖县级市安丘市)宋官团人,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父亲王宇超,乾隆丙午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