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为什么江南人抱怨?

朱迪对朱高炽的不满和不断的打击,使父子关系逐渐陌生,发展畸形。父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沟通,骨肉相亲陌生,两人之间的感情和差距取决于他人来维持和弥补。有一天,朱棣突然想到朱高炽,便命人宣召他。杨士奇要求派户部尚书夏元吉去,夏元吉性格忠诚,也是王子的支持者。他怕朱迪派别人为使,会引起朱高炽的恐惧,很有可能在恐慌中不辨真假,产生自杀的念头。果然,朱高炽听到朱棣派人来叫他时,非常害怕,几欲自裁。得知使者是夏元吉后,心情大大放松,说:“元吉来,一定能为我调护,当而见之。”

朱高炽即位后,在所有新的政策措施中,对父亲朱迪既定政策最大的叛逆是他搬回南京的举动。有人解释说,朱迪迁都北京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此外,朱高炽从永乐两年(1404年)成为皇太子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被召回北京。朱高炽一直住在南京,习惯了南京的生活。因此,朱高炽应该迁回南京。

就我个人而言,不可否认的是,朱迪迁都北京确实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只要措施得当,就不会给江南带来太大的损失,更不用说阻碍江南地区的发展了。明朝定居北京后,江南经济仍然繁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这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img]823595[/img]

至于朱高炽的生活习惯,朱高炽在永乐两年前的26年里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北京。18年来,他被召回,朱高炽在北京生活了大约五年,直到他登基称帝。根据常识,五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因此,朱高炽返回南京的举动,虽然有为国计民生着想的成分,但更多的包含了否定父亲、怨恨父亲的感情。

朱高炽有一个特点。据《明史》记载,他从小就“端重沉静”。换句话说,朱高炽从小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即使他对父亲不满意,他也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巧合的是,朱迪后期有很多国家政府可供指责,这正好给了朱高炽以仁爱新政的名义发泄不满的绝佳机会。

[img]823596[/img]

还有一件事值得我们注意。侍读李时勉曾在朝会上当面直言朱高炽,指责他在为父亲明成祖守葬期间亲近妃嫔,迹近不孝。这让朱高炽大怒,立即命令卫士对他施刑,导致李时勉的几根肋骨被砸碎。据前言,朱高炽是一个喜怒藏中的人,但这一次却在法庭上发怒,实在意料。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李时勉所说不虚,那件事朱高炽确实做过,他确实“不孝”。对李时勉施刑,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更是为了恼羞成怒。

朱高炽在登基当天宣布停止宝船下西洋,向西域买马;登基后的第二天,他释放了夏元吉等人,他因劝明成祖不要北征而入狱三年;11月和12月,他为建文帝牺牲了所有大臣,这一切都发生在永乐22年,年号还没有改成洪熙。这意味着,从法律上讲,当时他父亲仍然统治着他。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不应该在父亲的统治时间内改变弦。

第二年3月,朱高炽准备迁都南京。朱高炽在位只有十个月,但关键是朱高炽无法预测自己只有十个月的执政时间。也就是说,当时实施仁政改革的朱高炽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他的紧迫感只存在于心理上。他渴望改变父亲的决定,借此机会释放自己压抑了几十年的情绪。

@ 朱高炽对国家和人民的仁慈行为并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纯洁,这充满了他对父亲朱迪的不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朱高炽是一个儿子,但更重要的身份是皇帝。只要他心中确实有国有人民,遵守成为国王的方式,他是否叛逆、怨恨甚至不孝都与他的父亲无关。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为什么江南人抱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为什么江南人抱怨?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 齐泰作为洪武帝和建文帝时期重臣,特别是建文帝时期,齐泰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更是备受重用。建文初年,齐泰与黄子澄同参...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