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古代战争或政治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们有时就像催化剂一样,可以产生许多新的东西,从而改变历史的方向,或者使对立的双方更加白热化。前者,如晋武帝司马炎的妻子杨燕,通过女性的风骚能力,强烈推出了政治新秀贾南风,成功地让白痴儿子司马忠成为西晋的第二君主,悄然改变了西晋的政治模式。后者如金准之乱的助推器金月华,枕边微风吹起,使汉赵宫廷血案异常猛烈。
事实上,女性在古代还有一个更突出的作用,那就是调和剂。他们可以让剑拔弩张的死敌暂时握手言和,这种行为上升到国家高度称为和亲政策。异国情调的番邦,不是现在的北美和西欧,会吸引女性去争夺。当时的女人,并不期待与牛羊作伴的异域风情,但她们没有说不的权利。不管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有多大,长相如何,有多少妻子,他们只能把自己当作礼物。他们伟大而悲伤。
[img]823719[/img]
作为古代皇帝,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异邦,甚至嫁给曾经挠头闹心的死对头。即使女儿很多,也不经常交流见面。就像刘邦一样
“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晋书》),他们总是找那些远离自己血缘关系的宗室女人来代替。@ 北燕的开国皇帝冯跋在接到一篇温柔可汗的求婚帖子时,指名道姓的人想娶自己的女儿乐浪公主,心里会荡漾挣扎。最后,他召开了专题会议,讨论此事。
事实上,古人的优越感明显高于今人,尤其是那些天生高人一等的皇室贵族。@ 冯跋召开的议题会毫无悬念地出现了一边倒。以弟弟冯素弗为代表的朝臣坚决反对,说乐浪公主“不应该减少非类”。非类是异类,是不同于自己的人群,将柔然比作非类,轻蔑轻蔑是显而易见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人,绝对不行。“宜许以妃嫔之女”(《晋书》,应该跟着当年的刘邦走,随便找个小妾做样子。
尽管大家一致反对,冯跋还是做出了嫁女的决定。他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女生从丈夫身边,千里之外”!养女儿迟早要结婚,远近无所谓,也不算太远;第二,我们不应该对别人失去信任。“我们尊重不同的习俗,但我们怎么能欺骗他们呢?”。我一直尊重异国情调的习俗,不能在信誉上欺骗别人。是“送女人去冯跋”《金书》),敲锣打鼓地嫁给了女儿。
[img]823720[/img]
冯跋嘴上说的很轻松,做的也很平静,理由冠冕堂皇,无可挑剔。但他表面上的平静并不能掩盖他内心的波澜,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在路卫兵看来,冯跋当时很矛盾。他嫁女的决定应该已经做好了计划,但还是要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说明他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他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柔然。就像后来北魏太武帝拓跋韬一样,他也看不起这个还处于原始落后状态的游牧部落。他的妥协完全是出于政治权衡。难言之隐,来自当时的形势。
冯跋的北燕政权应运而生,受到北魏的强烈打击,趋于衰落。后燕被北魏拦截,中原大部分领土丧失。慕容德去了青兖二州,也就是说,今天山东又开了一个炉子,建立了南燕政权。北方部分继续后燕的团队,直到冯跋篡改,慕容的执政模式才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换句话说,北燕篡夺了慕容的政权。
篡位的机会来自那一幕,有些感人,有些可笑。后燕昭文帝慕容熙,“被发徒赤”为妻子送葬,也给了冯跋一个机会。冯跋原本是后燕的中后卫将军,与左后卫将军张兴一起,“都坐事亡奔”,违反慕容熙,被迫逃跑,躲在深山老林里。慕容熙离开皇宫亲自发葬,冯跋与20多人合作,“以熙政之虐也”,悄悄入宫,拥立慕容云。随后,“5000多名发尚方徒闭门守卫”(《晋书》)将慕容熙关在城外,慕容熙攻城不下,最后败走被杀。“西政之虐”,这当然是冯跋找的理由,他不能说慕容熙得罪了他,要报仇,那样就没有公信力了。
慕容云的支持也是冯跋政治上的缓冲。他担心自己不能一下子成为皇帝,所以他找到了一个傀儡。为什么这么说?慕容云没有篡立之心,是“跋等强之”,被冯跋等人强迫,“扶之而出”,算是赶鸭子上架。慕容云是后燕第二任皇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本名高云。性格上“厚重希言,时人咸以为愚”(《晋书》),是一个不爱说话、老实憨厚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是做傀儡的最佳人选。两年后,慕容云被手下杀害,冯跋成为皇帝。@ 当时冯的政权并非铁板一块,毕竟他的王位是抢慕容的,危机潜伏,完全稳定局势还需要时间。
[img]823721[/img]
而周边形势则更加严峻。慕容的老对手拓跋魏在边疆时刻构成威胁,但此时在北方又软然崛起。北魏太帝,这既是蔑称,也是气话。不断地进入北魏,花费了北魏大量的精力。同样,柔然也威胁着北燕。北燕内有结隙,外有强敌,已经够冯跋喝一壶了,再加上柔然进扰,这是冯跋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柔然可汗勇斛律“遣使求跋女伪乐浪公主”和“献马三千匹”(“晋书”,态度十分傲慢。直接下聘礼,说是求婚,颇有霸王硬上弓的味道。所以冯跋都能隐忍,也说明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乐浪公主的远嫁解决了冯跋头疼的边境问题,也改变了北燕的命运:与温柔的亲吻不仅消除了温柔的威胁,还通过温柔约束了北魏,缓解了北魏的危机。三国政权全面发展,维护了北燕十多年的和平。后来,冯跋与赫连勃勃大夏交好,其初衷也是牵制北魏,这也是北燕没有迅速被北魏摧毁的原因之一。虽然出于政治考虑,冯跋嫁女的举动并不是任何皇帝都能做到的。他需要很大的勇气。冯跋“崇信殊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抛弃了狭隘的民族偏见,他的胸怀值得敬佩。当然,冯跋思想的开化也有时代的原因。冯跋虽然是汉人,但一直在后燕军效力,鲜卑程度很高。他的“崇信殊俗”不是冠冕堂皇的场景。取代慕容氏后,他仍然沿用大燕的旗号,这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亲生子女是父母心中的肉。冯跋能舍却心头肉,也不是铁石心肠,不喜欢自己的女儿。这就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世界上哪个父亲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冯跋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皇帝。他“派使者巡逻郡国,询问自己的痛苦,孤独的老人不能自救,给谷物和丝绸带来差异”(《晋书》关注弱点,解决民生,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一个热爱人民的皇帝永远不会对女儿残忍。冯跋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皇帝。他“抚养黎萌,保守疆宇”(晋书,北燕主政22年,大力清理后燕残局,成效显著。当然,这些成就的成就也应该写给远嫁番邦的乐浪公主。
北燕乐浪公主改写了小国历史的北燕乐浪公主,因为他与亲远嫁异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