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日,正午前一刻。以后发生的事情永远不会被遗忘。数百万日本人聚集在邻里的收音机前听玉音,不是现代的“公民”,而是皇帝的臣民。他们一直以天皇的名义支持自己的国家与中国和其他盟友之间的长期战争。根据日本的说法,这一直是“圣战”。44岁的天皇陛下在宣布日本投降时,遇到了如何用新的命令取代战争修辞的挑战。
[img]824557[/img]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14年前,在他即位的第六年,裕仁天皇默许了帝国军队对中国东三省的接管,即所谓的“满洲”。八年前,日本以天皇的名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入侵。从那以后,裕仁在公开场合,都以身穿勋章的最高司令官服的样子出现。1941年12月,他向美国和欧洲国家宣战。现在,三年零八个月过去了,他的任务不仅是终止一场失败的战争,而且不能否认日本之前发动战争的目的,也不能承认国家的暴行,以某种方式解除他对多年侵略战争的责任。
是裕仁本人首先提出了打破先例,直接向他的臣民发表广播演讲的想法。直到广播前一天接近午夜,圣旨才最终确定。圣旨的起草和交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记录在阴谋中,并隐瞒了那些反对投降的军官。虽然在混乱中,但最终的圣旨仍然是一种精心完善的意识形态产品。
虽然很多人很难理解皇帝的演讲,但皇帝的信息(通过无线电短波传播到海外)很快就被大家所知道。那些知识渊博的观众向他们困惑的同胞解释了广播内容。播音员立即用日常口语总结了宣言及其要点。报纸还迅速发布了这个号码,并对皇帝的圣旨发表了社论评论。
就像昆虫的虚张声势一样,皇帝的“终战圣旨”很快就被人们的意识所铭记。皇帝从来没有明确说过“投降”或“失败”。他只是简单地评论说,“日本的战争形势并没有改善,世界的总体趋势对我们不利”。他命令他的臣民“无法忍受,无法忍受”。这些话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被无数次引用。
通过这一诏书,皇帝尽最大努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将羞辱性的战败宣言转化为对日本战争行为和他个人崇高道德的再次肯定。在诏书的开头,皇帝重申了他在1941年向美国宣战时对臣民的训诫:发动战争是为了确保日本的生存和亚洲的稳定,而不是为了任何侵略目的而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完整。以此为基调,裕仁对与日本合作的国家“解放东亚”表示深切歉意。谈到广岛和长崎最近的原子弹爆炸,皇帝继续指出,日本投降的决定完全是一种慷慨的行为,从残忍的敌人手中拯救人类,以避免灭绝。“敌人第一次残忍地使用原子弹杀死和伤害大量无辜者,这使得重伤人员伤亡难以计数。“继续战争不仅会导致我们种族的灭绝,还会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他断言。皇帝通过接受盟军结束战争的要求,宣布“为世界开放和平”是他自己的意图。
接下来,他用古雅的文字把自己塑造成国家痛苦的体现者和终极意义上的受害者,把人民的牺牲描述为他个人的巨大痛苦。当他冥想死于战争的臣民,他们身后留下的遗产,以及所有日本人现在面临的不寻常的痛苦时,他声称“我五内俱焚”。对许多天皇听众来说,这是玉音放送中最感人的部分。有些人承认自己被羞辱感和罪恶感压倒了,没有像皇帝预期的那样安居乐业,这让皇帝难过。
在1945年8月唤起这样的人情,真是一项巨大的成功。以皇帝的名义发动战争的后果是近300万日本人死亡,更多的人受伤或重病,国家是焦土瓦砾。此时,天皇忠诚的臣民也被期望体贴圣意,为不能安全面对这一切而烦恼而紧张。这是天皇第一次直接面对公众讲话,收效特别显著。也许他不仅是他们痛苦的象征,也是战争失败的最大受害者。毫无疑问,天皇的臣民一定猜测,之前激励他们战斗和牺牲的皇诏,不是天皇的初衷,而是奸臣的断章取义。正如多愁善感的天皇崇拜者所解释的,只有现在,人们才能听到天皇的真实声音。俗话说“密云冲破浴日”。
[img]824558[/img]
虽然皇帝一再强调对“我的忠诚、大臣和人民”的信任,并保证与他们“分享”,但他警告他们不要在失败的混乱和不幸中发生纠纷。保持一个大家庭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坚信“神圣的国家是不朽的”,并尽最大努力重建这个国家。我们不仅要保持日本的传统,而且要与“世界进程和命运”并驾齐驱。
在这些大胆而谨慎的话语背后,战后日本社会剧变的深深不安。几个月来,皇帝一直被这个可怕的前景所困扰。皇帝的玉音释放不仅是失败战争的正式终结声明,也是维护帝国统治、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紧急战役的开始声明。
为什么日本多次不承认二战犯下的各种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