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操立崔燕为王子 为什麽不支持儿子曹植为太子?

曹操晚年一直担心立王子。在曹操的许多儿子中,曹丕和曹植是两位受欢迎的候选人。曹操称魏公时,他的次子曹丕为世子(长子曹昂早已死亡),但与立王子不同,曹操有更多的考虑。

曹操喜欢曹植,不喜欢曹丕。曹植与年轻的曹操非常相似。

曹操是一名政治家,但他有着浓厚的诗人气质。他的《短歌行》、《龟虽寿》等都是传世不朽的著名文章,曹植是建安时期光芒四射的文坛巨头。曹植早年的作品《白马篇》唱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很有曹操年轻时许国的风格。

早在曹植十岁的时候,铜雀台就建成了。曹植曾经写过一篇作文。结果,他立刻拿起笔写下来,这让曹操感到惊讶。从那时起,他对曹植有了不同的看法。曹植二十三岁时,曹操远征孙权,任命曹植为魏国都城叶城县长,并将曹植叫到他身边。他有意义地说:“当我成为顿丘县长时,我二十三岁了。我回忆起我当初的所作所为,但现在我一点也不后悔。你现在二十三岁了,你要努力!“话语之间,曹操似乎把曹植当作自己的接班人!

[img]823448[/img]

曹操曾公开表示:“子健,儿子中最重要的事情!”众所周知,曹植的认可。相比之下,曹丕更加拘谨和黯淡。

然而,曹丕也有自己的优势。自古以来,继承人的选择就是立长不立幼,在贾诩、吴质等谋士的帮助下,曹丕本来就是魏国的世子,五官中郎将,在朝中颇有权势。当然,曹植身边也有杨修、丁仪等才子辅助,更有曹操的喜爱,双方难以区分。但最终曹操还是立了自己不太喜欢的曹丕当太子。影响曹操决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崔燕公开支持曹丕。

崔琏是谁?

[img]823449[/img]

当时崔燕担任丞相府东曹,品阶只是比四百石的下级官员,但权力很大,负责整个魏国官员的升降考核和人才选拔。崔燕很有名,在三国陈登所写的《先贤行形》一书中记载:“燕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氏初载,委授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陈登,也是名人,连刘备都很佩服他。陈登非常钦佩同时代的崔燕。他认为崔燕性格高尚,德行正直,认识人。在崔燕负责选拔和评估官员的十多年里,朝廷官员和世界各地的士人都称赞了崔燕。即使是曹操本人,也相当“敬畏”,尊重和害怕崔燕,崔燕在正确的道路上直行,在世界上有名。

此外,崔燕哥哥的女儿是曹植的妻子,曹植是崔燕的侄女。如果崔燕此时对曹植说了一些好话,曹植将不可避免地锦上添花,增加筹码。但崔燕没有,不仅没有支持曹植,而且公开支持曹派,这真的有点令人困惑。

曹操下令询问一些重要官员关于建立王子的意见。于是崔燕公开回答:“听说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仁孝聪明,适合正统。”严坚持下去。”崔燕引用了《春秋》,标榜曹丕必须登记继承魏国大统,并高调表示将以生命捍卫曹丕。

曹植是曹操看好的热门人选,也是崔燕的侄女婿。为什么崔燕会做出如此违背人情的事情?

首先是性格。

崔燕身材高大,外表出众,胡须长达四尺,即使在闲居的家里也是正襟危坐,极具威严。能留四尺长的胡须是多么的小心啊。《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匈奴使者来访时,曹操觉得自己又矮又不体面,于是让崔燕代替自己坐在王位上,拿着刀站在旁边。曹操在等待使者见面后,派人去询问使者有和评价,使者说:“魏王雅望很高;但是床头捉刀人,这也是英雄。当然,这个故事是为了衬托曹操,但也证明了崔燕长相非凡,气度高雅。

在日常生活中,崔燕是一个严谨脚踏实地的人。但是曹植呢?

《三国志》记载曹植“性简单,不治威仪”。曹植是个有才华的人。他生活中没有架子。他做事不拘小节。他经常和丁仪、杨秀等朋友一起喝酒唱歌。他不知道如何克制,有时甚至不注意场合。在曹植的生活中,他喜欢随着自己的感受而走。这与崔燕的严谨性完全不同。

[img]823450[/img]

二是崔燕的价值观。崔岩是一位标准的儒家士子,心中常常想到的是世界,是人民。曹操大败袁绍后,查看冀州户口,非常高兴地向臣下感叹,哦,冀州真的很大啊,能招30万士兵!崔燕听了,迎头向曹操泼了一勺冷水,崔燕说:“今天下分崩,九州破裂,二元兄弟亲自寻找干戈,冀方蒸妾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不鄙州士女所望明公哉!“现在世界分崩离析,人民痛苦,冀州刚刚平定下来。你的曹操不关心人民,了解习俗,但关心什么军队,真的让冀州人民失望!当时所有的臣子都吓得半死,谁敢这么碰曹操的霉头啊。幸运的是,曹操很慷慨,但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崔燕批评曹操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全,只想到人民和世界。在选择王子时,崔燕并不在乎曹植是否是他的侄女和女婿。

崔燕忠诚、诚实、无私,震惊了所有官员。就连曹操也感叹崔燕“公亮”,所以诚实无私的人太少了!

[img]823451[/img]

最重要的是崔燕的政治倾向。

曹植才华横溢,但曹植在写诗时却很厉害,在处理政治事务时该怎么办?

曹植反复无常,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写诗、写歌、写歌、喝酒上,不务实,甚至做一些不礼貌的事情。例如,曹植曾经在只有皇帝才能通过的道路上开车,这让曹操很生气,并说他永远不会相信曹植和任何儿子。

但是曹丕呢?

曹丕年轻的时候也出去打猎,生活细节上有一些缺点。然而,当崔燕严厉地告诉曹丕不能这样做时,曹丕谦卑地回答说:“昨天,他奉命,惠示雅数。他想把烧伤的树叶捐给褶皱。树叶坏了,褶皱也去了。后来有了这个比较,蒙复教诸。曹丕说,以后我会痛改前非,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由此可见,曹丕心中有政务,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对礼法十分重视。

当然,曹丕很虚伪。他为世界和曹操做了很多事情。然而,当虚伪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好处时,这并非不可能。

于是崔燕毅然选择了生活严谨、善于接受建议、有国事的曹丕,放弃了好酒轻浮、任性的侄女婿曹植。


曹操立崔燕为王子 为什麽不支持儿子曹植为太子?曹操立崔燕为王子 为什么不支持儿子曹植为王子呢?

,,,,,

  • 关羽刮骨疗毒之谜:华佗是否为关羽刮骨疗毒?
  • 谁是关羽刮骨疗毒?是华佗吗? 关云长刮骨疗毒故事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虽然伤口愈合了,但他...

  • 英雄:曹操说刘备是英雄的意图是什么?
  • 曹操和刘备谈论英雄,刘备的行为,他为什么害怕,上次已经解释了。那么,曹操的行为呢?他为什么要找刘备来谈论英雄呢?一般...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蜀汉能臣廖立:因批评刘备的战略决策而被免职
  • 蜀国官员批评关羽免职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国有廖化,所谓“蜀国没有将军,廖化是先锋”。事实上,蜀国还有一个姓廖...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治事务的最高负责人蒋琏生平
  •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不理政事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