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为了巩固政权和地位,顺利收税,齐景公制定了一系列高压政策。任何犯罪的人,无论是否严重,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为此,有的人失去了脚(如果犯罪稍微轻一点,就砍一只脚或一只手),有的人失去了手,有的人失去了耳朵...然而,人不是圣人,谁能错过。在这种残酷的统治下,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却无计可施。
齐国贤相晏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想直接告诫齐景公,痛斥酷刑的弊端,让齐景公废除这些不人道的惩罚。然而,他又担心直言不讳,会让齐景公下不了台。齐景公生性强,高高在上。他可能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如果他在法庭上激怒了国君,他不仅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而且可能会被关进监狱。晏子知道,伴君如伴虎,逞一时之能,只会得不偿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晏子终于决定暂时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等有机会再向齐景公提出建议。
有一天,晏子陪着齐景公在花园里闲逛,君臣们畅所欲言,非常开心。就在这时,齐景公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突然对晏子说:“老公住在市场附近,一定很了解市场。你一定知道市场上最贵最便宜的是什么。”
[img]823082[/img]
听了齐景公的问题,晏子不自觉地眼前一亮,困扰了他很多天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晏子明白齐景公话的意思,他无非是想追求最昂贵的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于是,晏子顺着齐景公的话说,不慌不忙地说:“回国王,目前市场上最贵的东西是假脚,贵到可以和金银珠宝相提并论;当然,最便宜的东西是鞋子,便宜到一文不值。”
严子的回答大大超出了齐景公的预期,他好奇地问:“先生,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每个人都不喜欢穿鞋吗?”
[img]823083[/img]
严子假装松了一口气说:“有什么奇怪的?他犯了大大小小的罪。无数人被砍掉了脚。鞋子对他们没用。相反,假脚可以派上用场。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购买它。假脚暂时成为最紧的物品。”
齐景公听后哭笑不得。他知道齐国的惩罚太苛刻了。不久,他命令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法律,减少刑事杀戮。从那时起,齐国被斩首的人数显著减少,全国都欢呼起来。每个人都到处赞扬齐景公的善良。
一件本来很棘手的事情,就这样被晏子的三言两语解决了。由此可见,说话的方式和时机是多么重要。有时候,人应该像水一样直流,遇到障碍就绕道。凡事转弯,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齐国的刑法太苛刻了 晏子是如何巧妙地训诫齐景公减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