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赛儿起义的历史背景:它的发展依赖于明教

明教的影响

山东蒲台曾经是元末红巾军控制的地区。早在17年(1357年),刘福通就派毛贵打破胶州、莱州、益都、滨州等地。从那以后,在红巾军的控制下,明教也深入民间。直到明初,明教作为一种民间传播的秘密宗教,在当地保持着巨大的影响。

蒲台县(今属滨州市)的年轻女子唐赛儿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民间宗教传播的环境中,从小就开始念佛经,自称“佛母”。而且她略懂武术和兵法,效法元末红巾军,用白莲教联系人民。她的丈夫林三也是明教的成员,很可能是当地明教的领导者,但早逝,所以唐赛儿承担了当地明教的秘密传播。唐赛儿的传教范围不仅在蒲台,而且在她发动起义的前夕。除蒲台外,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还培养了大量教众。传说唐赛儿在祭奠丈夫回来的时候,看到山脚下有一个石盒角。当她挖出来的时候,盒子里有天书、剑和其他东西。从那以后,她就熟悉了法术,用神剑和剪纸作战,完全成为了教众真正信仰的“佛母”。但这显然只是唐赛儿传播明教的宣传,但事实上,她能得到公众的支持,是因为她能真正帮助那些失去生计的穷人。

[img]822422[/img]

战乱与饥荒

元朝末年,山东是红巾军与元军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战后的经济破坏相当严重。虽然明初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但直到洪武后期,朝廷仍然很难解决流民的安置和生产的恢复。太祖死后,燕王朱迪从北平(今北京)开始夺位,发动了靖难之战。山东成为重要战场,尚未完全恢复的生产遭到重大破坏。

明成祖登基之初,山东大部分地区人民陷入困境,商人失败,满目疮痍。朝廷对这种情况非常清楚。朱迪曾经说过:“今天北方的人,比如人重病初起,善于调理,老百姓可以安心。否则,疾病会越来越严重。我熬夜拳击。”

对于在“靖难”中“供应特劳”的北平、永平、保定“顺民”,朱棣夺位后可以考虑给予一些特殊的优惠和豁免,但山东不在这里。在永乐房,当山东饥民需要救济时,许多地方没有储备小米,所以他们不得不“在附近的军事和卫生部门储备救济”。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山东发生了几起重大灾害。永乐四年(1406),山东济南府发生蝗旱灾害。饥民流行。同年,青州府乐安等州上报的绝地多达713840亩。

在永乐后期,明朝花费了巨大的资金建设北京,修复会通河,北征蒙古。随着年复一年的自然灾害和人民的困难,兵役不断收敛。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再加上多年的干旱,农民们吃树皮和草根,卖妻子和孩子,老少流动,无法谋生。永乐17年来,“山东、河南、山陕各地的饥荒和干旱仍然存在,直到剥树皮和挖草根。。。老少流动,穿越道路,卖妻子和孩子,以生存。”。

繁重的赋予和多年的灾难为山东民间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寻找生活方式的农民把希望寄托在对宗教的信仰上。唐赛儿发展起来的教众很快就达到了数万人,这让地方政府感到害怕和无助。


唐赛儿起义的历史背景:它的发展依赖于明教唐赛儿起义的历史背景:它的发展依赖于明教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 齐泰作为洪武帝和建文帝时期重臣,特别是建文帝时期,齐泰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更是备受重用。建文初年,齐泰与黄子澄同参...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