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9年11月至11年2月),法国侵略越南,然后侵略中国。第一阶段战场位于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展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在战争过程中,虽然法国海军和陆军在大多数战役中占上风,但他们都无法取得一个具有决定性和全局的战略胜利:虽然法国远东舰队在海战中赢得了所有胜利,并曾占领基隆,但由于上海尾部(今台北县淡水镇)的挫折和流行,他们无法达到赢得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虽然清军在早期陆海遭遇惨败,但恭亲王毅䜣领班军机处全面更换(A申易枢),然而,在后期,台湾和杭州湾的防卫成功,冯子材率领镇南关之战给法国军队带来了严重伤亡,导致费里政权崩溃。
[img]822138[/img]
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立了《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国是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新开放贸易。受这场战争的影响,清廷在台湾省设立了一个省,大力推进现代化国防和新政策,积极筹备北洋水务工程师。
中法战争简介:清末一场意想不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