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达到了历史顶峰。康熙开始整顿官治,恢复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曹寅、李熙等人打听当地物价、人民收入与官绅不轨,并以密折奏报。这就是密折制度的萌芽,在雍正时期趋于完善。
在中央政府,由于皇帝崇尚乾纲独断,内阁形同虚设,清初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得以保留。康熙设立了南书房,实际上成为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雍正时设军机处,是政府最高决策机构,军机大臣也是“跪下记录”。乾隆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直接撤销,政治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巅峰。明清时期虽然没有宰相,但明代内阁大学士就有宰相,而清朝只有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才有宰相。由此可见,清朝对大臣的严格控制。而三代帝王则充分利用秘密访问、秘折上奏等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加强社会控制。
[img]821825[/img]
地方
清朝在当地每个省设立巡视员(一些省或几个省也设立巡视员),这是雍正时期建立的。总督和巡视员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一个省或几个省的军事和政府权力。然而,清朝有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措施(包括历史制度和密折制度)。虽然清朝的地方权力很大,但它一直忠于中央政府。
康乾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保持着高效的工作效率,没有地方监督叛乱。即使被列强侵略,国家也没有分裂。可以看出,康乾制定的政治制度是有效的。
然而,当欧美国家走上民主政体,消除专制制度时,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正在逐步收紧权力。18世纪,中国君主制度发展达到顶峰。这一制度缺乏约束和监督机制,而过度的中央集权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时康乾盛世是另一幕,官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和贿赂层出不穷,不仅阻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随着国际大势剧变,清朝濒临西方列强屠宰的绝境。由此可见,康雍乾的政治制度虽然卓有成效,但却不合时宜,大开倒车。
解密:清朝康乾盛世有哪些政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