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的经济成就是什么?

与民休息

由于仁宣时期四海威服,民心思想时,明仁宗即位后积极实施与民休息政策。他告诉户部:“农民生活在食衣之原,耕耘收获不可失时。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不急之战,都是用人力的,都是侯农的差距。前人不同意农业,不妨用谣言耕种和召唤死者。我不能不谨慎。”

明宣宗即位后,也延续了与人民休息的政策。他曾经说过:“它的繁荣也是基于休养和休息,它的衰落一定是土木兵戈。除了汉武承文和风景,杨帝继隋文之后,开元繁荣,然后就有了安史之乱。他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富人树立榜样吗?汉武末年,杨帝死于国家,玄宗卒至广播,都足以成为世界大戒。

明宣宗知道他关心民间疾苦。有一次,朱瞻基出去回北京,看到几个农民在耕地。他亲自到田间与农民交谈,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推了三下。他感慨地对随从诸臣说:“我只推了三下犁,就觉得很累。老百姓一年到头都在努力,那辛苦就更可想而知了!回到北京后,明宣宗写了一篇文章《耕夫记》,给剑义、杨士奇等近臣看,其中说:“农之于田,春则耕,夏则耕,秋则熟则获。三者都是勤劳的,一个是勤劳的,农夫是成功的,但他们是气馁的。...冬然后执政于县官,也是我的职责,不敢怠也。”

[img]821873[/img]

主张节俭

仁宣二帝都提倡节俭,提倡薄赋救灾。洪熙元年(1425年)
4月,山东、淮安、徐州发生灾荒。明仁宗立即命令杨士奇起草诏书,免征一半的夏税和秋粮,并停止了官员购买的所有材料。杨士奇认为,应该通过主管的户部和工部。仁宗说:“救人之穷,就像救焚烧溺水一样,恐怕还不如。如果你付出了代价,你会因为国家的不足而犹豫。”
宣宗在位时,继续实行酌情免田赋、救济灾荒的政策。

明宣宗在修建明仁宗陵墓时,遵照明仁宗的遗嘱,力主节俭,注重节约。陵墓项目在三个月内完成。明宣宗带着这个头,明朝皇帝的陵墓将在未来几代建造得更加节俭。直到明世宗在位,这条规则才被打破。

兴修水利

明宣宗时期进行了许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明宣宗曾经说过:“任何水利繁荣的人都会立即举行,而不是缓慢地看待。”同时,修复了泾阳洪渠堰、都江堰、济南运河、眉州新津通济堰,疏浚了太湖入海水道,缓解了苏松地区的水灾。

在此期间,粮食产量继续增长。洪武年间平均每年税粮2000多万石,永、西、宣年间平均每年税粮增至3100多万石。全国各地的仓库都非常丰富。“洪、永、西、宣的时候,人民充实,府藏衍溢。”
官方和私人工业正在蓬勃发展。采铁、造船、制瓷、织染、军器、火药的生产、特种工艺和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数量也翻了一番。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商品流通特别活跃。仁宣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明代的高水平。

军队屯田

明宣宗元年(1426年)
2月,规定废除土地复垦道税。2020年正月,下令宣布屯田法,并命令军队屯田。宣宗告诫户部和侍臣:“国内无事可做,军士量留守备,余悉屯种,收到足够的衣食,国家可以节省养兵费。”


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的经济成就是什么?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的经济成就是什么?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

  • 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微末开始 亲手给死贪婪的女婿!
  • 一、疾恶如仇,执法如山 朱元璋是一个有爱有恨的人。从他惩治腐败官员的法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腐败官员的怨恨: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