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局势
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结束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受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超过一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失去了南方重镇江陵,极大地打击了曹操的南进计划。建安14年3月(公元209年),曹操进驻乔郡,制作轻型战船,训练水军,准备继续向南进军。7月,曹军从涡水和淮水中产生肥水,抵达合肥。然而,考虑到多年的战斗,士兵们努力工作,疫情很流行,他们没有继续南进。12月,全军返回桥县。曹军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基本休息。
南进的困难摆在前面,于是曹选择了西方关中、凉州、巴蜀的下一个进军目标。
根据守关部队,实际上是一个由十个大小军阀组成的联合体。韩遂和马超是这个联合体的核心,但他们没有严格的统一关系。通常,他们分散在自己的领土上,只有在利益相关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聚在一起,共同对抗敌人。
当时关中团名义上归于曹操。
公元201年,曹操和袁尚在河北激战时,关中集团还帮助曹操的司隶校尉钟友打败了高级干部和南单于兵团。强大的关中集团总是对曹操向西南进军的巨大威胁。当曹操的军队深入汉中和巴蜀的危险地区时,关中有一个强大的不稳定军事集团。
[img]820866[/img]
战区地理
关中一直是四塞之地:南面有陡峭的秦岭山脉,
东面有潼关和黄河天险保护, 西面是陇山与六盘山之间的高山, 北面是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和黄龙山。 曹操攻关主要有三条路线:
1、北路:出河东,从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
2、中路:沿大路,经潼关进入;
3、南路:先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进入。 自秦帝国以关中为基地统一中国以来,西汉高祖也根据关中的地理优势统一了全国。
自古以来就有“百二秦关”的说法,既以关中的危险地形,又能用二万兵抵抗百万大军的进攻。
特别是从东部的中原地区进攻,基本上是抬头攻击的不利情况,尤其是通过潼关。因此,曹操要想打破马汉集团,占据了关中的危险、强大的军队和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聪明。
渭南战争的历史背景:为什么马超集团反对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