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3月22日,中新网
近日,河北省临西县后胡村村民在河堤上植树挖坑时发现了一尊清朝康熙时期的文臣石像。据临西县宣传部新闻科长张玉坤介绍,石像已运往文化保护中心进行后期清洁防腐工作。清理后,石像将放入文化保护中心的展览室进行统一保管。
据张玉坤介绍,3月14日,临西县后胡村村民在河堤上参加植树活动。挖坑时,村民的铲子在土壤中遇到硬物。挖掘后,他们发现这是一尊石像,并立即报警。警方和县文化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清理,发现石像为文官,高1.55米,宽0.76米,重704公斤。
[img]821186[/img]
经初步研究,石像应为清康熙文臣石像,至今已有330年的历史。石像的发现和出土直观地展示了清代官员制服的礼仪文化,为清军官制度的研究和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据当地《孙氏族谱》记载,孙总兵,名维统,字衡甫,“幼英敏,善弓马”,少年参军,初任山东范县(今河南范县)守卫,清顺治18年(1661年)调任河南抚标都司,因战绩突出,被授予“怀远将军”称号。康熙年间,他还特别授予浙江定海镇(今宁波)总兵(正品)。其成就已载入《清史稿》。
河北村民挖出康熙文臣石像 两眼微闭官帽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