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人称之为“重熙增币”。辽兴宗重熙年间(宋仁宗庆历年间),辽国利用北宋内外交困,迫使北宋增加辽岁失去金丝的历史事件。由于宋朝不承认李元浩在西夏建国称帝的合法性,与西夏发生了三年的战争。三川口、好水川、定川三次大规模战役发生在北宋和西夏之间,都以宋军的失败告终。庆祝第二年的第一个月,辽朝计划南下入侵北宋。征求张健意见后,派皇帝的弟弟耶律宗元和将军萧辉在宋辽边境制造入侵宋朝的势头,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到宋代要瓦桥关南十县。
重熙增币又称庆历增币,是辽兴宗重熙年间(宋仁宗庆年间)的历史事件,辽朝借北宋内外交困难,迫使宋朝增加对辽年金丝的损失。宋辽之间实现了稳定、持久的和平,一直维持到辽兴宗亲政。兴宗亲政后,一方面地位不稳定,主要是由于辽朝内部激烈的权力纠纷,兴宗的地位仍时不时受到威胁,直到法天太后回归;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宋朝,宋仁宗庆历(1041年)─1048年,内部财用匮乏,盗贼起。外在方面,自李元昊称帝以来,宋与西夏爆发了多年的战争,屡战屡败,辽迫宋增加对辽岁失利的金丝。
[img]820942[/img]
在北宋立国之初,立志收复辽据有的幽蓟地区,979年和986年两次北伐,都被辽军击败。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避免契丹加强贵族地位,进而威胁皇权。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军深入宋境22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怕敌,想迁都南逃。由于宰相寇准的坚持,他别无选择,只能亲自到禅州(今河南濮阳)监督战争。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明年年初,主和真宗与辽签订了和约,同意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丝绸二十万,双方各守边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并遗使贺正旦和生日。
重熙增币事件简介:北宋内外交困难 辽国趁火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