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二月十五日(清咸丰三年二月十一日,1853年3月20日),南京被改名为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定都两天后,从广西到南京的清钦差大臣向荣部赶到城下,在城东孝陵卫建立了江南大营。直到1860年,天京大部分时间都被清军包围(1853年3月31日至1856年6月20日,1857年7月16日至1860年5月6日),但清军从未破城。
2012年4月初5日(清咸丰12年4月2日,1862年5月18日),湘军副帅、清江苏布政使曾国权从安徽西梁山渡江南,迅速攻占当涂、芜湖;4月13日,进取江宁板桥、莫陵关、三内河;4月17日,湘军水师将领、侍郎彭玉林占领天京西江边头关、江心洲、蒲包洲,战舰驻扎在天京外秦淮河口,封锁护城河入河。曾国权部直接逼近天京内外雨花台要垒下扎营。清军开始再次包围天京城。
[img]820030[/img]
曾国荃部的进军一开始并不受清方的青睐。曾国藩一开始甚至多次命令曾国荃暂时撤军。在大多数清军将领看来,天京的城市防御很强,洪秀全比军机老。当时,苏南和浙北完全是太平天国的世界。有太平军,如李秀成、李世贤和杨辅清,他们被称为数百万人。曾国荃独自深入。不要说打破这座城市,要全身而退并不容易。
然而,正是这支看似孤注一掷的湘军,不仅在天京外站稳了脚跟,还最终在14年6月6日(清同治3年6月16日,1864年7月19日)攻占天京。
天京保卫战简介:湘军主力突破太平天国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