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夏天,清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到武昌西征,以解安庆之围。第二年西征失败后,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到城里帮助守卫。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作战。9月,由于太平军城外援军失败,该市弹尽粮绝,安庆坠落,守城太平军1万余人全部死亡。
安庆于1853年2月24日被太平军占领。同年3月20日,太平军征服南京。它被指定为天京。从那时起,安庆就成了天京的西门。清朝派出了重兵围攻
攻击当时,清军的战略是:第一步攻击武汉,第二步陷入安庆,第三步夺取大京。太平军决心保卫安庆,因为安庆的得失关系到天京的安全。
1859年冬,清朝派湘军领袖曾国藩坐镇指挥,四路围攻安庆。一八六零年五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攻安庆下游重镇枞阳。太平军叛将韦志军(韦昌辉的弟弟)挖出了杉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一座大坝,引水进入后湖,使清军能够水陆并进。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率师奋战,相继阵亡。六月二十日,杉阳沦陷,安庆危急。
英王陈玉成奔赴安庆。当时陈玉成只有二十三岁,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14岁时,他加入了太平军,参加了许多战斗,被天王洪秀全誉为“勇敢的好将军”。1860年11月,陈玉成率领10多万人从桐城南下,在东城西南30英里的拖车河与清军李继宜部展开激战。多隆阿指挥的2万名清军骑兵领导了战场。陈玉成无法击退安庆和桐城之间的多隆阿骑兵,不得不放弃南下。
[img]820060[/img]
此时,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分析了安庆的情况。天王洪秀全决定;英国国王陈玉成率领长江北岸的各种太平军,通过太湖、英山、霍山等地进入湖北;忠实国王李秀成率领长江南岸的各种太平军,通过江西沿江直接进入湖北。两支军队进入钳子,直接进入清朝军队的巢穴——武汉。
1860年秋冬之间,中国国王李秀成率领南路大军从太平县出发,经繁昌、石台进入易县,距曾国藩位于祁门总部仅60英里。曾国藩惊恐万状,写了一封遗书,准备战败自杀。不幸的是。李秀成没有直接击败祁门,也没有按照预定的路线进入湖北,而是擅自向浙江挥手,转向江西。结果,他失去了一架好战斗机。
1861年3月,英国国王陈玉成率领北路太平军从桐城出发。就在12天内,他甚至下了英山、霍山,进入湖北,并于18日征服了黄州。当太平军接近武昌时,城市清军恐慌,粮台主管阎敬明(1817-1892年)急于上吊自杀。驻守太湖的湘军将领胡林翼,在湘军中被称为“萧何”,也心急如火,预计武昌将失去。此时,英国海军总督何伯和参赞巴夏礼以“保障外商贸易”为幌子,利用外交和武力进行干预,阻止太平军前进,使清军有机会呼吸,不久加强了对安庆的围攻。
1861年5月底,清军趁陈玉成到天京求救,不在军中的机会,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集贤关北五华,群众称陈家岭)集结重兵进攻。一周后,4000太平军守军孤立无援,粮食绝了,营地被打破,湘军没有留下活口。随后,清军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进攻,8000名守军在粮食耗尽后向曾国荃投降,全部被斩首。清军直奔安庆城下。
8月25日,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亲临前线,将军队排成扇形,十路挺进,最后一次救援安庆。太平军士兵每人背着一束茅草,冲到清军的壕沟前,一边砍杀,一边用茅草填满沟渠。清军据垒顽抗,集中所有炮火对太平军进行密集轰击。太平军前仆后继。壕沟里的尸体一层一层地压着,和茅草混在一起,把壕沟都填满了。安庆市守将吴定彩趁陈玉成攻打清军后壕的机会,带领一批精锐士兵打开西门,绕过清军壕沟,向东攻打清军新垒。以安庆为主的清军将领曾国藩亲自命令督战部队排在营垒后面,为了阻止太平军前进,对后退的清军一律格杀。经过几个昼夜的激战,安庆市外的尸体遍野,连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安庆保卫战的过程:淮军是如何征服安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