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迪和姜原,两位伟大的女性祖先,被殷商和姬周分别写入英雄史诗:在《诗经·商颂》中的《玄鸟》一文中,首先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在《诗经·大雅》的《生民》一文中,开头还说“土耳其初生民,时维姜源”(元音“原”,与《史记》中姜原的含义一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女性祖先崇拜的因素并没有强大的君权和父亲的两权而消失,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历史上女性专制的频繁现象。虽然《史记》开启了妖魔化女性的历史,但它并没有抵消历史文献中对女政治家的巨大作用和由此产生的无形影响的记载。比较《史记》与《汉书》关于匈奴君主与中原女主性关系政治化的细微差别,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首先,《史记》和《汉书》各自的《匈奴传》都记载了秦国女主宣太后与匈奴义渠君主私通并生子的事件,也详细描述了秦国吞并义渠的土地;第二,《史记》记载,匈奴的冒顿比给吕太后的性骚扰信件事件简单,但《汉书》充分展开了其中的细节。宣太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的母亲(以下简称秦昭王,以后在年龄上使用),母亲家是楚国贵族。她姓米(音“米”),全名米八子。“米八子”也可能是外号或非正式名称。
[img]820302[/img]
米八子生年不详,死于秦昭襄王42年(公元前265年),掌握儿子时期政治长达41年。换句话说,秦昭王56年的统治有70%以上是由母亲实际统治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偶然的:秦昭王,名叫嬴则(又名姬),年轻时质押在燕国,但他的异母弟嬴荡,也就是秦武王,当政五年后就去世了,死时只有24岁;作为武王的异母弟,19岁的嬴被燕国送回,接手了哥哥的班,但他没有治国经验,不得不由母亲控制。宣太后任命同母异父弟弟魏冉为将军,负责咸阳首都的警备工作。碰巧,魏冉一举平定了武王的另一个弟弟(也许他的职位是普通的,而他的名字叫嬴壮)的叛乱。这一事件导致许多重臣和高级贵族被杀。因此,也确立了宣太后兄弟姐妹的权威。此时的秦国其实是楚国人统治的。
秦昭王时向北开疆的奇谋 太后与荣王通奸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