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北伐军抵达天津附近后,洪秀全和杨秀清开始组织援军。四年正月初七,夏官、副总理曾立昌率领援军从安庆出发,经河南永城、夏邑渡黄河,江苏丰县入山东北,3月15日征服临清,北距阜城仅200多里。然而,临清市的粮食和设备被敌人烧毁,胜保部的清军在城外赶到围困。曾立昌等人随后迁就了一些新成员对敌人的恐惧,忽视了北援的任务。26日,他弃城南走,途中屡战不利。他一次又一次地撤退,以至于他失败了。他被清军和地主武装拦截,曾立昌牺牲。援军的崩溃使北伐军的未来更加险恶。
林凤祥、李开芳被困在阜城,不知援军已到临清。四月初九,北伐军从阜城突围,进入东光县之连镇。同一天,清军又赶到围困。林、李为分敌兵势,李开芳率600多骑突破南下,攻占山东高唐。胜保所立即赶到,包围了高唐。此后,林、李分驻两地,顽强抗击清军。五年正月十九日,清军攻占连镇,北伐军大部分士兵阵亡,林凤祥被俘后解送北京,英勇就义。和尚格林沁立即移兵猛攻高唐。二十九日,李开芳弃城南走捷平县冯官屯。僧格林沁率领数万清军赶到,围攻两月未克,最后不得不在周围筑起堤坝,从百里外引水浸灌,冯官屯顿成泽国。四月十六日,李开芳等被俘,在北京被杀。至此,北伐军全军覆没。
[img]820023[/img]
北伐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金陵(今南京)后,对革命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贸然派出
2万多名精英深入华北谋取北京,陷入清军重围;此外,后援部队派出太晚,中途崩溃,北伐军失去了突破南返的希望。这是太平军自起义以来遭受的最大损失。
太平军北伐的经历:北伐军因救援不利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