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魏河西之战
从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408年,魏攻秦河西,是魏攻秦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
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部、陕西省东部、河南省中部和北部,是建都安邑三个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魏文侯魏斯执政魏国以来,政治上重用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和军队的改革,共同使国家逐步富强。在军事方面,魏国联合韩国和赵国共同西击秦国,东击齐国,南击楚国,并在魏国和韩国赵国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原霸权。
魏国对此并不满意。如果他想向西扩张自己的领土,他必须夺取秦国东部的河西地区。当时,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建都泾阳。秦朝以来,君主在中国频繁更换,无法强有力地形成完善的集权统治,因此社会变革尚未完成。虽然秦有东进攻的意义,但他的军事实力明显弱于魏。
公元前413年,魏军开始向河西倾国军发出进攻信号,同时深入秦深郑地附近。在一场战争中,他打败了秦军。后来,在接下来的几场战争中,秦军失败了,并在洛水附近建立了防御,以防止魏军的进攻。
[img]820580[/img]
后来,在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它成为秦国东进的主要心腹问题。虽然秦国多次攻击该地区,但大多以失败告终,直到公元前329年才完全恢复
秦收复河西之战
秦收复河西之战是公元前366年至公元前330年,即周显王三年至三十九年。秦收复被魏夺取的河西,是指山西、陕西黄河南段以西的作战。
当时,魏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陕西省东部、河南省中部和北部。它是三个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魏文侯魏斯执政以来,政治上重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一批重要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和军队的改革,使国家越来越富强。在军事上,魏国与韩国、赵国联手,西击秦,东击齐,南击楚,创造了由魏国领导的中原霸权。
当时,秦国是西部的一个大国。在他的国家,它经常更换皇帝,无法形成强大的集权统治,因此没有完成社会变革。公元前408年,魏国成功夺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成为秦国东进的重大问题。因此,为了恢复河西地区,秦国花了36年时间才恢复了河西地区。
这场关于恢复河西发动的战争并非一帆风顺。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三次战争,也是在第三次战争中,魏国被迫在次年将河西的剩余部分归还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占领的河西地区。然而,在收回河西地区后,秦国并没有放弃对魏国的攻击。直到公元330年,魏国才主动寻求和平,使秦国完全掌握了黄河地区,控制了东部进入中原的主要道路,在战略上处于主导地位,为进入中原奠定了基础。
秦魏河西战争简介:秦魏如何争夺河西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