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五代乱世时,哪位国君严惩贪官不手软?

虽然五代十国时期是乱世,但仍有一位宽仁爱人的明君李嗣源。不过,后唐明宗李嗣源开明开明,但对贪官污吏的处罚却毫不留情。比如汴州管仓官员因贪赃罪被查处时,李嗣源的老将王建立因与亲戚有关系而求情,要求减轻处罚。在古代,特别是唐朝的法律中,有一些规定规定了官员和贵族享有的特权。如果他们犯罪,他们可以先请求皇帝的裁决。如果皇帝认为他们可以减轻处罚,他们应该按照皇帝的意愿去做。继位后,李嗣源不再照顾这些特权,他对王建立说:“王法无私,怎么能照顾你的亲戚呢!于是下令将管仓官员拉出去处斩。

还有一次,供奉官丁延徽监仓自盗,犯贪污罪。然而,由于他平时巴结权贵,行贿攀附,犯法时的侍卫张从宾向李思远求情宽恕。李思远怒斥道:“吃我优厚的工资,不知道怎么为国做事,反而偷我仓储财产,论罪当死!现在是苏秦再世,不能说服我给他减刑。你说没用!”然后命令处死,毫不容忍。

对于曾经重用收敛民财的租庸使孔谦来说,李思远也顺应了民意果断杀戮。并在杀害孔谦的智书中写道:“它使生物涂炭,军人饥寒,成为世界的毁灭,极其疲惫。”然而,李思远明智地原谅了他的家人,只没收了他的财产,没有九个家庭。

为了警告他人,李嗣源还颁布了禁止所有腐败事项的诏书,并实施了“追究责任制”。诏书说,所有官员中的一些人被任命为亲戚,干涉政府,勾结违法,扰乱正常秩序。从那时起,他们将被禁止。此外,营私舞弊的罪犯和徇私者也应贬低官员或分配流放。

[img]820547[/img]

虽然对贪官李嗣源的处罚并不手软,但对清官李嗣源却是赞不绝口。宰相李宇生病时,李思远派近臣翟光业探望问候。翟光业看到李宇的家人在四面墙上,病床上只有一条破毯子,与官宦之家常见的雕梁画栋、锦衣丝绸、山珍海味不同。翟光邺回去后,如实向李思源汇报了所见。李思源听了很感动。他下令给李愚绢100匹,钱10万,床上有13件陈物。

对于敢于直言不讳地书言政事的忠臣,李嗣源也很高兴地给予奖励。少卿康澄在大理寺给李嗣源写信,提出国家不足有五种恐惧,深可畏有六种。缺乏恐惧包括天空中神灵愤怒的自然现象,如异常星星、作物灾难等,以及恶棍的诽谤。康成认为,没有必要影响这些人力无法影响的事情的正常行政行为。他还列举了六件可怕的事情:贤人藏匿、四民迁业、上下偏袒、廉耻道消、毁名乱真、直言不讳。他建议李嗣源对不足的恐惧,“存而勿论”;对于深可怕的人,要认真采取措施,避免可怕的事情。看完之后,李嗣源非常高兴,下诏奖励他。

在打击腐败和浪费的同时,李思远非常节俭。在修建广寿殿时,负责工程的官员要求用丹漆进行涂装,然后使其更加华丽。李思远说:“这座宫殿被烧毁了,我们必须修复它。我们只想宏伟壮观,不想华丽。”与李相比,李思远非常简单明智。

为节省国家开支,李嗣源下令在边疆设立马匹买卖场所,不允许少数民族直接进京献马。早些时候,党项族和其他部落总是以献好马的名义把好马和坏马送到京城。朝廷按价格给他们钱。然而,再加上他们的住宿、饮食和奖励,他们花了很多钱和东西,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浪费,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了解情况后,李嗣源立即下令,禁止党项和其他部落到首都献马,只在边疆设立马场交易,大大节省了开支。

李思远是一位非常谦虚的道明君。他经常教他的儿子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混乱的时候,我立刻成名了,没有时间读书。你应该努力学习,不要像我那样盲目,成为文盲。我老了,不能再读书了。我只是听别人说话,才明白一些真相。”虽然李思远读得很少,但安邦治国做得很好。

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李嗣源下诏废除了一些地方巧立名加收的捐税。例如,“省消费”、“消费”是指粮食和银子的损失。在储存和干燥过程中,老鼠和鸟类可能会吃掉一些食物,而人们分散的昆虫银在重新熔化成银锭的过程中也会有一点损失。在征税时,政府会提前增加这些损失,而一些贪官则借此机会增加征收比例,中饱私囊。李嗣源废除了这些不合理的税收。

当时,一些富裕的家庭与官员勾结,签订了虚假的土地销售合同,以逃避税收和兵役。为了征收足够的税收,地方官员将这部分逃避的税收分摊给了人民。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从中获利,李世源下令将账簿直接送到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征收税收和兵役。如果有人隐瞒了每亩土地的数量,并被报告,举报人将获得奖励,然后将家庭的税收增加一倍。

此外,还免去了原来每亩五文的道桥钱,将五文酒曲钱减少到三文。对人民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债务利息也有明确的限制:如果债权人获得的利息已达到资本金额,则禁止再收取利息,只允许收回资本;如果累计利息是资本的两倍,则不允许再收取本金和利息;这些限制对人民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解放了一些被债务压垮的人。由此可见,说李嗣源是五代明君不是妄言。

后人这样评价李思远:后唐明宗纯洁仁爱。当他在位时,他消除了后唐庄宗的弊端,广泛提出建议,关心民生,严惩贪官,沉默寡言,不乐于游泳。战争很少发生,人们可以呼吸,这可以称为明君。晚年的重大错误:无法解决任元与安重教的矛盾,使任元被冤枉杀害;无法解决两川问题,使后蜀独立;听诽谤,使安重教夫妇在自己的房子里被处死;长期不立王子,使次子秦王李从荣动摇了国家,从怀疑、政变到被杀;后续位置后,唐闵皇帝昏庸无能,周围是一些无用的人。因此,后唐很快就灭亡了。


解密:五代乱世时,哪位国君严惩贪官不手软?解密:五代乱世时,哪位国君严惩贪官不手软?

,,,,

  • 奇葩后唐李存旭:安静地做一个文艺青年多好啊
  • 如果后唐的开国君主李(这个词的序言)生活在现代,而不是五代十国的乱世,那么他一定会成为无数年轻女性争夺的对象。他发的每...

  • 徐熙简介 南唐杰出画家徐熙在五代十国时期的生活
  • 徐熙,南唐五代杰出画家。江宁(今南京)人。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生于“江南名族”。出生于唐熙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

  • 历史上最悲惨的死法:哪个国君掉进粪坑淹死了?
  • 春秋时期晋国君景公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粪尿淹死的国君。晋景公的死与著名的历史故事有关,即赵氏孤儿的故事。据《史记·赵家》...

  • 后唐庄宗李存旭简介 死于兵变后,唐开国皇帝
  • 庄宗,名李(公元885-926年),小名亚子。李克用了他的长子。李克因病去世。他攻入晋王位,成立后成为唐朝皇帝。他在位四年,在...

  •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请客而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国君
  • 毛泽东主席有句名言叫“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可谓无奇无奇,包括“革命请客吃饭”!据《战国策·中山策》记...

  • 后唐大将元行钦:柱国大将死于皇室更替的内乱
  • 元行钦(?-926),曾任命李绍荣,幽州(今北京)人,五代后唐名将。元行钦原为刘守光部将,后降晋王李,任散员部署,因战场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