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是河南中部北部三个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魏文侯执政以来,任命了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和军队的改革,使国家越来越富强。吴起在魏国实行征兵制,选择了精锐的军队。它的“武卒”可以全副武装,三天的粮食“日中而百里”(荀子议兵),魏国想向西发展,夺取秦国东部河西之地。
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春秋四大大国之一。然而,战国初期,由于内部权力纠纷,国王频繁更换。这个世界太强大了,无法形成强大的统治,也没有完成社会变革。虽然它意味着东进,但它的军事实力比魏国弱。
[img]820579[/img]
经过
七年来,周威烈王(公元前419年),魏军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
魏国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终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七年来,魏军首先在河西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修建城市,建立了巩固的前进基地,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立即发兵进攻少梁,防止魏军修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备战。为了防止魏军向外扩张,秦军沿着黄河修建了防御工事。十三年(前413年),魏军准备完成,开始攻打河西秦军,深入秦深郑地(今陕西华县西南)附近,击败秦军。十四年(前412年),魏文侯命太子攻打,率军攻克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驱其人占其地。17年(前409年),魏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临晋(即王城,陕西省大理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筑城。第二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攻打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合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筑城市。秦国只能退守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修建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进行防御。与秦军作战时,吴起从不自视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晚上睡在不平的田埂上,用树叶遮住身体,避免霜露的侵袭。经过三年的休息,魏军再次发起进攻,扩大战果,不断攻克临晋(即王城,今陕西大理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两城邑,临晋筑城。十八年(前408年),魏军复克洛阴(今陕西大理西南)、泰阳(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也驻扎在洛阴筑城驻军。此外,前412年被公子占领的庞(今陕西省韩城东南),魏国全部占领了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了西河县。经翟黄推荐,吴起担任首任郡守。秦军节节败退,到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修筑重泉城邑(今陕西蒲城东南)防御魏军,阻止其继续西进。
评价
在河西战役中,魏国采取了先建立和巩固的前进基地,然后大规模进攻,然后扩大成果的战略,有效地完成了进攻河西的战斗,将秦军赶到洛水地区,扩大了魏国的力量,对秦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第一次河西战争简介:吴起率领魏军夺取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