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泰定帝如何继位? 一个大皇冠从天上掉了下来

元代泰定帝继位之谜:至治三年(1323年)7月,元英宗在上都,连续几天心烦意乱,晚上失眠。困扰之下,他准备下诏让番僧做佛来消除“心魔”。拜住上言,表示国用不足,不应浪费金钱广做佛事。元英宗“从之”。然而,铁木迭儿的余党铁失等人并不安全。他们与几位西藏密宗僧侣勾结,要求他们说国家将遭受重大灾难。他们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繁荣佛教,同时赦免佛教,以消除灾难,避免灾难。当时,拜住在元英宗身边。听了这些人的胡言乱语后,他愤怒地斥责番僧说:“二代只是贪图金丝之利。他怎么敢大赦呢?他想保护小偷吗?”

铁失等人听说这件事,深恐铁木迭儿案牵连的人越来越多,最终自己难免,决定先下手为强。在铁失率领下,知枢密院事先是铁木儿、大司农先秃子、前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铁木迭儿第三子前治书侍御史锁南、铁失亲弟锁南(又称锁南)、阿散(回人)是中央枢密院副使、守卫秃顶和几位蒙古王爷,包括梯不花、索罗、月鲁铁木儿、曲鲁不花、唐鲁思不花等,最终发动了杀英宗的宫廷政变。趁元英宗暂驻南坡行殿,夜黑人静的时候,他们突然出击,先把中书右丞相拜住,剁成几段,然后冲进帐里杀了元英宗。

在行刺诸王中,安西王阿难答的弟弟被元武宗杀死,月鲁铁木儿是阿难答的儿子。此外,上都的许多宗王或多或少都与皇帝杀戮政变有关。除了阿难答的弟弟和儿子与英宗一系皇帝有“仇恨”外,其他国王参与阴谋的原因无非是对元英宗和崇拜君臣的“吝啬”不满——他们取消了对国王的“年礼”。如果他们不给钱,他们就会杀人,这表明这些蒙古王子是多么凶猛。在杀人之前,铁失等人当然要考虑谁是元英宗死后最有利于自己的皇帝——元武宗海山的两个儿子和世和图贴木尔的血缘关系最近和今帝在一起,但马上就被排除在外:阿难答的弟子和儿子自然不会推荐杀死安西王的元武宗的儿子当皇帝。而且,铁失本人计划和太后答己、铁木迭儿一起赶走武宗的长子和世界,转移仁宗的儿子元英宗。有这么大的节日,元武宗的哪个儿子更不可能坐在皇位上。

晋王也孙铁木儿是近亲宗王中最“合适”的。晋王的父亲,是把皇位“让”给了元成宗的王子真金长子甘麻拉,@ 从血亲的角度来看,晋王、孙铁木儿是忽必烈的长曾孙,他“成宗、武宗、仁宗之立、威与义戴之谋、盟书之策”。他手下有几万军队,威镇漠北。以普通人的思维,他会“想”自己的皇位。果然,晋王也孙铁木儿心里确实有一个小算盘。他手下的王府内史倒拉沙知道王爷的心事,派儿子哈到丞相那里拜住,并被任命为宫廷禁卫军官,“常伺侦朝廷事机”。发现内情后,哈散回报父亲拜住与铁失二人水火不容的势头,倒刺沙立即将此情告知晋王。南坡事件前五个月,铁失党侦探以宣徽使的身份来到漠北,秘密告倒拉沙“皇帝不放心晋王”,要求他“提醒”王子“小心”。事实上,各种迹象表明,晋王、孙铁木儿也是行杀阴谋的间接参与者和知情人之一。

元代泰定帝如何继位? 一个大皇冠从天上掉了下来

行杀前两天,铁失密派心腹调罗思来起诉晋王,表示即将拥立晋王为皇帝。晋王和孙铁木儿不确定。不知道铁失一群人是否成功,他们一边软禁调罗思,一边派亲信别列迷失方向,一边“改变”——其实他们是去探索虚实。“未到,英宗遇杀。也就是说,晋王为自己投保了双重保险。如果铁失等人“失手”,他的另一个失败者将“及时”赶到元英宗的“报告”,这表明铁失等人煽动他们谋反的“阴谋”,以便他们能够摆脱自己。元英宗成功杀人后,铁失派宗王按梯不花,知枢密院事也先将铁木儿(此人与晋王名字一字之差)奉皇帝印章给晋王。大事已定,王爷也不礼貌,就近在龙居河(今克鲁伦河)继位,宣布自己为帝,为泰定帝。他的即位诏书很有意思。当时蒙古文翻译成汉文的诏书半文半白,很有嚼劲:

薛禅皇帝(忽必烈)可怜地看到了他的孙子孙女和裕宗皇帝(指死后被追封的王子真金)的长子,我善良甘麻拉的祖父,授予晋王,并带领成吉思皇帝的四个大调耳朵,以及军马和达达的土地。(我爹甘麻刺)按照薛禅皇帝的圣旨,小心谨慎。但是,如果军马人不挑任何活动,遵守正确的道路,几年之内,人民就会有安全的事业。后来,完泽度(元成宗铁木儿)皇帝教我继承排名,并在大调耳朵里委付。被委托的大营盘守卫着,扶立了两个哥哥曲律皇帝(元武宗)、普颜杜皇帝(元仁宗),侄硕德八拉皇帝。我厌倦了朝代皇帝的根源,不求异心,不求排名,按照本分和国家的力量行事;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会被王兄弟和兄弟忽视。侄子的皇帝出生时也是如此(死亡)。每个人都讨论过:大排名不应该长期缺席,但我是薛禅皇帝的直接派系,玉宗皇帝的长孙。有大排名的例子,没有其他争论的兄弟;这样,燕驾(元英宗死后),与整改相比,人们的心是不可预测的,应该安抚人民,让世界人民感到平静,早就在这里,从众人的心中,九月初四,在成吉思皇帝的大调耳朵里,也坐在了大位次。交民每心安上头,赦书行有。

诏书絮叨叨,从父亲忽必烈的第一孙甘麻拉说起,他小心翼翼地追远了,最后绕到自己是“薛禅皇帝(忽必烈)的第一个系,坐上皇位是很自然的。“说泰定帝的大皇冠,自己没费一刀一枪,被铁失等人大一路送来,几乎等于直接从天上掉下来。元朝圣旨一般有诏书、圣旨(或玺书)、册文、宣智(或制智)四大类,颁发时至少使用两种文字,基本上是八思巴蒙古语和汉语。起草蒙古文后,要经历汉语翻译过程。有时汉语起草,然后翻译成八思巴蒙古文。与宋朝和前汉朝不同,当时的“王言”制度非常强大,“翰林”几乎是文学创作。所有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作家,他们的地位和文学才华受到高度赞扬。元朝是大王朝,出身朔漠,注重现实。但由于地域辽阔,其诏令的颁发过程比前人更为复杂,因此分别设立了两个诏令起草机构:翰林国史院和蒙古翰林院。在写作“风格”方面,元朝的圣旨往往简单朴素。《元典章》和《通制条格》中包含了许多此类文件的汉译文。由此可见,很多文件都是按照蒙古语的句法和词法机械地翻译成汉语的,很像现在用翻译软件翻译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蒙古语直译”,并没有刻意提炼和润饰。虽然他们很固执,但他们保留了文件的原始形式。当然,元朝圣旨中也有许多中国官员。这些文件调整了蒙古语法结构和词序,使译文一般符合汉语习惯,但也有白话。除了特别重要的诏书外,一般的文件风格与前朝大文豪词臣作的四丽六、堆砌典故的诏书有很大的不同。当然,汉族文人也讽刺蒙古的“俚语”诏书。蒙文直译套语,如蒙古诏书皇帝的“如何生、奏哈、那样人”等,用得太多,@ 元三十一年,江南盐官县学教诏黄谦之创作了一副春联:“适合新年怎么生啊,百事大吉那样的人”,被告发。幸运的是,元朝不像满清,经常因为文字砍头,老黄在文字中拿皇帝“找乐子”,只把他免职。

泰定帝的诏书写成这样的样子,大概是因为他在漠北仓促就位,身边缺少擅长文章的汉语词臣,写不出华丽的文言诏书。他只能用蒙古语起草,然后直接翻译成汉语。画蛇添足的是,清乾隆时期重印了殿本《二十四史》,奴才文人用文言文重写了这条诏书,真的很麻烦,也不如蒙古汉语翻译的那么差。泰定帝继承皇位后,先任命给自己送印章丝带的铁木儿为中书右丞相,让阿难回答儿子月鲁铁木儿攻封被杀父亲安西王爵,任命“英雄”铁失为知枢密院事(国防部长)。同时,他还任命自己王府的心腹倒拉沙为中书平章政事,让倒拉沙的哥哥马某沙也得到了与铁失一样的官职,巧妙地把枢密院的实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泰定帝所有的“人事安排”都是在他向大多数方向前进的过程中进行的。

一路顺利。看到诸宗王和几个汗国没有反对自己的声音,为了消除与铁失等杀帝党人串通的嫌疑,泰定皇帝首先向自己报告了通风信,并获得了奖励。铁木儿、完者、锁南等人突然在宴会间捆绑在一起,宣布谋反大罪,当众杀人。与此同时,他密诏“自己人”徐迈杰为中书右丞相,与通政院使纽泽一起,迅速进入大部分地区,以闪电般的速度抓住沉浸在保持新皇帝功勋梦想中的铁失秃子等人。他立即杀死了他的头,没有鞠躬,“并杀死他的后代,并将他们归入家庭财产。铁失的妹妹元英宗皇后速哥八刺虽然没有涉案被杀,但心情却极其悲伤—不仅丈夫被杀,母亲的家人一眨眼就被杀了。几年后,可怜的女王死于抑郁症。

泰定帝进入大都市后,在海南、云南等偏远地区流放了参与政变的五位蒙古宗王,如月鲁铁木儿、按梯不花等,以向宗亲和汗国表达他们的“清白”。与此同时,泰定帝追封生父甘麻拉为显宗皇帝。事实上,泰定帝不仅事先知道了铁失等人的杀帝行动,而且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否则,铁失等人心里就不会有底做出这样的“大事”了。泰定帝在位五年,没有做过什么大坏事,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当然,他下诏处理了一批铁木迭儿奸党,平反被杀的杨朵儿和萧拜,重用张弘凡的儿子张贵,派人翻译《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儒家典籍、史书,如《大学衍义》。事实上,泰定帝时代并没有向“汉化”迈进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泰定帝时期的财政状况仍未改善,入不敷出,已成为元政府的“常态”。由于泰定帝本人常年生活在漠北,他身边的重臣倒拉沙是回人,这自然会一直影响到皇帝本人的政治倾向。进入大部分杀死铁失等人后,泰定帝立即升任倒拉沙为中丞相。由于右丞相杨迈杰不久死亡,中书大权掌握在倒拉沙手中。同味相吸,以后进入中书省的重臣,几个都是回人。其中有马思忽(同知枢密院事)、马某沙(倒拉沙兄弟,也是同知枢密院事)、唐伯都拉(中书平章)、伯颜察儿(中书平章),甚至包括参与铁失行杀元英宗的枢密副使阿散(御史中丞)。泰定帝几乎把杀帝党人杀得干干净净(宗王除外),但阿散因其回人身份受到庇护,不但没有被杀,反而被重用。据说泰定帝时代的中央权力实际上完全掌握在回归集团手中。元朝的回归地位处于鼎盛时期。他们不仅被赋予了许多特权,而且还享有许多商业税免税权。

泰定帝及其皇后八不罕在将国家权威交回大臣的同时,特别尊重密宗佛教,相继受戒,广做佛事,滥施无度。五年内,虽然政治变化不大,但元朝水旱蝗灾特别多,使得财政更加紧张。总的来说,泰定帝大的坏事还没有做过,“能知守祖宗之法,天下无事,号称治平”。在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夏天,泰定帝在上都病死,时年36日。

泰定帝一死,元朝“两都制”的弊端在关键时刻显现出来。当时身在大都的二枢密院事燕铁木儿留在大都,“实掌枢密符印”,有调动天下军队的大权。由于他是前元武宗的心腹,他与西安国王阿拉特纳失去了联系,并在泰定皇帝崩溃后的政治真空中寻找武宗皇帝的儿子作为皇帝。因此,他们胁迫大多数官员,宣布立元武宗之子为皇帝,逮捕了中书省的主要官员,并派人到江陵迎接元武宗的第二个儿子。上都宰相倒拉沙和皇后八不罕闻大多变了,迅速立泰定帝的儿子,年方九岁的阿拉吉八为帝,改元天顺。在此之前,图贴睦尔走得很快,大多数人都称帝为元文宗。

二都两个“皇帝”的军队各有诸王支持。打了一个多月,上都输了,回到丞相倒拉沙“肉奉皇帝宝(印)请死”,出城投降。政治斗争失败者不会被原谅,倒拉沙的家人及其同伙很快就被处决了,一个都没有了。至于泰定帝的儿子天顺帝,孩子被俘后和母亲一起被秘密杀害。泰定帝和天顺帝的父子死后都没有得到元文宗兄弟的认可。他们既没有庙号,也没有死后的头衔。后人只能称父子为他们的年号。虽然天上掉了一个大皇冠,但父子的遭遇,尤其是天顺帝的悲惨结局,让后人深思:皇权,只要和它有联系,就是意想不到的深渊。当元英宗被杀时,泰定帝捡起了一个“便宜”。他的儿子天顺帝在“皇帝”一个多月后被杀。随后,元武宗的两个儿子、元明宗和元文宗兄弟上演了手脚残疾的悲剧。可想而知,元朝的气数。


元代泰定帝如何继位? 一个大皇冠从天上掉了下来元代泰定帝如何继位? 一个大皇冠从天上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