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灭百济之战,是百济与唐朝、新罗660年发生的战争。
原因是百济和高句丽阻碍了新罗和唐朝的交通和进贡。唐高宗多次下令威胁百济失败。在新罗的一再要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10万水陆部队攻打百济。新罗武烈王金春秋是玉夷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率兵从成山渡海,百济守卫熊津江口,拒绝敌人。
苏定方进攻,百济军队死亡数千人。苏定方水陆并进,直接取都城泗水。城外20多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杀百济军1万余人,唐军入泗水外郭。
与此同时,新罗将军金玉新在黄山击败了百济将军阶伯,百济义慈王和王子扶玉龙逃入北方,苏定方进入四合城;义慈次子扶玉泰自立为王,帅众坚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说:“王子和太子都在,而叔叔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带领逾城降唐,很多人也跟着,扶余泰无法制止。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扶余泰尴尬,开门降唐。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和诸城主都投降了。
[img]820263[/img]
百济有五个部门,分为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唐高宗位于熊津等五个都督府。然而,由于唐军和新罗军没有安抚人民,军纪败坏。唐军主力撤退后,道琛、鬼室福信、黑牙经常开展百济复国运动,日本王子扶余丰为王。
663年,白村江之战后,唐朝和新罗联军击败了日本和他支持的百济复兴势力,百济成为唐朝的羁绊地区。
20世纪670年代,唐军和亲唐百济贵族撤出原百济地区,迁往辽东省建安市。他们进入新罗,成立了所夫里州(今中清南路扶余县,即熊川州和熊州)、发罗州(今罗南道罗州市,即武珍州、武州)、完山州(今全罗北道全州市,即完山州、全州市)。
唐灭百济之战简介:唐朝军队消灭了百济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