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年,北魏孝武帝被将军高欢逼出首都洛阳,投奔镇守关将军宇文泰。此后,高欢又立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迁都于叶城(今河北临漳),为东魏。535年,宇文泰杀死孝武帝,立孝文帝孙子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为西魏。东魏(北齐)、此时,中国再次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魏(北周),再加上南方的梁(陈)。
北魏分裂后,东魏的大权掌握在鲜卑汉人高欢手中,西魏的大权掌握在鲜卑汉人宇文泰手中。两魏以黄河为界,东魏占据了函谷关以东黄河中下游的广阔地区;西魏以长安为中心,占据了关中地区。立国之初,就实力而言,东魏地广人民,兵精粮足;而西魏地处关西,人稀兵少,物资匮乏。因此,东魏权臣高欢多次发动战争,试图消灭西魏,进而统一全国。
[img]819530[/img]
546年8月,高欢不顾手下的劝诫,聚集了10多万军队西伐。9月,高欢大军抵达西魏,冲向玉璧城。东魏大军连营数十英里,志在必得。这时,玉璧守将是西魏著名将军魏孝宽,双方展开了著名的攻防大战。战争开始时,高欢试图引诱西魏军作战,但魏孝宽不为所动,坚守城市。
10月,东魏军开始在城南筑土山,想居高临下攻入城市。城里有两座敌楼。魏孝宽束木,高高敌楼,使其始终高于土山,并准备更多的武器来御用。高欢恼羞成怒,威胁说:“即使你把楼架放在天上,我也会穿过城市抓住你。”高欢派人在城南凿地道,在城北起土山,昼夜不停地攻城。
魏晓宽对此有自己的对策。他派人挖长沟,切断东魏军的隧道,派兵驻扎。当东魏军挖到深沟时,他很快就会被俘。此外,魏晓宽在沟外堆积木柴,准备好火种。当他发现东魏军潜伏在隧道里时,他把木柴塞进隧道里,点燃了火。在牛皮囊的帮助下,火和烟吹进隧道。东魏军被烧得一团糟。
一计不成,高欢再生一计,东魏军制造“攻车”撞城墙。这种“攻车”威力很大,“车之所及,莫不毁,虽有排,莫之能抗”。对此,魏孝宽命人用布做窗帘,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上,布悬在空中,城墙不受损坏。攻车受挫后,高欢命人“绑松于竿,灌油加火”,想烧毁窗帘,同时烧毁城市。韦孝宽将锋利的钩刀绑在长杆上,当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切开,将点燃的松枝全部切掉。
[img]819531[/img]
(东魏、西魏、梁并立局势图)
高欢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斗,从那以后他又有了一个计划。他命令人们在城市周围挖掘20条隧道,用木柱支撑,然后用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坍塌。韦孝宽立即用栅栏堵住了城墙的坍塌,使东魏军无法进入城市。东魏高欢用尽了攻城术,但都被韦孝宽打破了。所以高欢不得不使用招降计。
高欢派人入城招降,未闻救兵,何不降也?韦孝宽回答说:我的城市很严固,兵食有余,攻者自劳,守者常逸,旬朔之间怎么会有救援?适忧尔众有不反之危。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为分化守城部队,高欢开出赏格,射入城中:“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丝万匹。魏孝宽手书后,反射城外,: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高欢真的很着急。他把魏孝宽的侄子绑在城下,强迫魏孝宽投降。但魏孝宽“慷慨激动,略显漠不关心。士兵们不应该被鼓励死去。”。这时,东魏军已经苦战了60多天,“伤病死者十四五”,损失了7万多人。高欢也很穷,“智力很差,所以他生病了”。一夜之间,“一颗星落在神武(高欢)营,所有的驴都在唱歌,所有的学者都在害怕。”11月,高欢连夜撤军。
[img]819532[/img]
(北周、北齐、陈并立局势图)
当时西魏有传言说高欢中箭受伤,岌岌可危。为了稳定军心,高欢强行冷静下来,召集群僚,命令将军斛律金为《智勒歌》,自己和之。547年1月,东魏权臣高欢死于忧郁。
此后,西魏的实力逐渐增强,以宇文、杨、李为代表的关陇贵族强势崛起。557年北周成立;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地区;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灭陈,中国再次统一;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开启了唐朝的繁荣。纵横五千年的甜心可以为这场决定关陇贵族命运的玉璧之战奠定隋唐百年繁荣基础的关键。
当高欢撤军时,他把“7万死者聚集在一个坟墓里”。如今,白骨森列仍然可以在玉壁战争的古战场上看到(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吉山县),让人们感受到1400多年前发生的战争非常悲惨。打败高欢的魏晓宽也以玉碧之战而闻名。1123年,宋朝按照唐朝的惯例为古代著名将领设立了寺庙,魏晓宽也在72位著名将领中。
隋拓唐立周: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