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经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虽然《三国演义》神化了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仍然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否则,就不会有三个世界。然而,尽管如此,他在北伐中并没有取得像样的成就,北进中原也没有实现,蜀汉已经成为第一个被摧毁的国家。
诸葛亮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连续七次离开祁山,但他没有得到任何便宜。然而,明朝将军傅友德在与蒙古铁骑作战时,却在七场战争中取得了七场胜利,打得北元哭爸爸妈妈,一举平息甘肃。
[img]818675[/img]
傅友德,明初开国名将,今安徽人。1361年,傅友德投靠朱元璋。从那以后,他参加了一系列战争,直到他平息了北元。他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自从他参军以来,他几乎没有失败。朱元璋和陈友谅五次前往北元,平息云南和贵州的叛乱。他是将军,他最辉煌的记录是第二次攻击北元,七战七胜,功耀史册。
[img]818676[/img]
(影视剧中傅友德的形象)
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将军徐达北征沙漠。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作为将军进取中路,从东路进攻。将军冯胜和傅友德从西路进攻。两支军队各带领5万名骑兵出塞。徐达中路轻敌冒进,初战不利,伤亡数万人。朱元璋徐达功劳大,不过问。文忠军也不利,很快就撤军了。只有冯胜和付友德统军获胜。傅友德率领5000军败元将在西凉出汗,这是他的第一次胜利;进入永昌后,元太尉多儿只是为了第二次胜利而出汗;随后,他带领军队与冯胜会面,在扫林山大败元军,生擒太尉锁纳尔加,平章管等人,第三次获胜;行军到甘州,生擒元将上都驴,第四次获胜;伯颜帖木儿,一集路迫降元军将军,第五次获胜;在杜山口击败元军,抓获元平章长加奴,第六次获胜;元岐王朵儿只望风而逃,傅友德率军追赶瓜州、沙州,第七次击败元军。甘肃因七战七胜而平定。
[img]818677[/img]
但可悲的是,和明初大多数能臣武将一样,他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朱元璋在杀害大臣方面一点也不含糊,尤其是晚年为他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臣。徐达和常遇春没有被杀。他们活得太短了。常遇春在洪武死了两年,徐达在洪武死了18年。汤和急流勇退,辞官归隐。其他的,如李善长、汪广洋、冯胜、蓝玉、廖永忠,都被杀了。就连给他出谋划策的刘伯温也中毒而死(他的中毒朱元璋有重大嫌疑)。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一种共同的观点是,他想为朱云文扫清障碍。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能力威胁他的孙子。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杀死了无数的大臣,但出乎意料的是,是他的儿子朱迪造反了。此外,由于他杀死了所有强大的文武大臣,朱云文周围没有人可以使用。相反,他减少了对朱迪造反的阻力。这就是人不如天吗?
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 明朝傅友德七战七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