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建立陪都的原因有很多,西周以来建立的陪都制度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等。
为了加强对东方地区的控制,防止商朝残余复苏,周武王在洛阳首次建立了首都。此后,历代的大小王朝都模仿了周朝的两个北京制度,许多王朝或政权都不止两个北京。
历代陪都的设置总体情况如下:
政治原因
作为首都的职能补充:首都不在国家地理中心,偏向边境,不利于统治者对全国的管辖。因此,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设立陪同首都,加强对国家的控制。比如明初西周的罗邑,北京开封府。周武王克殷商后,为了镇抚东方,便于统治全国,决定亲自选址,计划在伊洛特之间经营新都。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发生了武庚勾结管、蔡反叛西周的事情。经过三年的战斗,他才平息下来。为了加强对殷商残余势力的控制,周公把他们集中在洛邑,严格控制,驻扎在这里。如武王之意”,从而完成洛邑的建设。
政权兴起于边疆,原建都也在边疆。后来政权强大,进入中原。为了控制全境,他迁都内地,将原首都改为陪都。这种情况主要是非汉族政权,如金朝的上京会宁府和清朝的盛京奉天府。
上京会宁府初为会宁州,金太宗以建都而升为府。府治上京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南2公里白城)。据《大金国志》记载,“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会宁府,建为上京”。城近“按虎水”(今阿什河)。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称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在这里。南宋绍兴23年(公元1153年),完颜亮宣布燕京为首都,命名为中都大兴府。从会宁府迁到燕京的金朝都城。会宁府作为金都城,历时38年(1115-1153年),完成了首都的职能,成为金朝的陪都。
[img]819715[/img]
兴起地(或出生地、祖籍):常被称为“龙兴之地”,为了突出其地位,显示其与其他地区不同而设立陪都。如武周、唐朝北都并州、明朝中都凤阳府等。
隋末,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来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一年(615)。拜太原留守十三年。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和次子李世民趁势起兵造反,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7月,李渊率师南下,乘缝进取关中,称帝建立唐朝。唐朝建立后,以龙兴之地太原为北都,李白:“三京之王,北都之一”。
在现代国外资本中,政治原因更为常见,最常见的是行政和立法,或法定首都和政府所在地,前者如荷兰(海牙政府,阿姆斯特丹皇室)、智利(圣地亚哥行政机关,瓦尔帕莱索国会)、玻利维亚(苏克雷是法定首都,拉巴斯是政府和议会)、贝宁(波多诺伏法定首都,科托努政府和议会)、马来西亚(吉隆坡法定首都和国会,布城政府和法院)、尼日利亚(阿布贾是行政首都,拉各斯是司法首都)、斯威士兰(姆巴巴内是行政首都,洛班巴是皇宫和议会所在地)等。
经济原因
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首都不是国家政治和军事中心,但随着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在靠近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了首都。例如,隋唐时期的洛阳是由于当时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
。
隋唐时期,洛阳原本是“山东”的经济中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会议之一。隋朝杨帝大业年间,东都初步建成,大力建设大运河,与当时全国经济重心江南沟通,方便商家交流、货物配送和水运,增强了洛阳的经济重要性。因此,东都不仅是当时的首都,也是关东的经济中心城市。唐朝继承隋朝,随着新的发展,首都长安的粮食依赖于洛阳的水运,这也是洛阳作为隋唐东都的重要原因。
现代国外拆分政治/行政和经济功能也很常见。例如,拉各斯、阿比让和达累斯萨拉姆都被称为“经济首都”,并继续行使国家经济和金融中心的职能。
军事原因
皇帝或政府因巡航或逃避战争而临时居住的地方。
统治者为了纪念而临时住在办公室或长期因战争而搬迁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陪同往往是临时首都或实际首都。如南京成都、南宋杭州(临安府)、伴都重庆等“中华民国”。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占了北京师长安,唐玄宗西幸成都,成立于德国两年(757年)的南京。据《新唐书》32记载,“成都府蜀郡,红。至德二载日南京,为府,上元年罢京”。
宋朝南迁,于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改名临安。临安原本是地方政权吴越国(907)~19978年),由于其良好的经济基础,被选为南宋都城。此后,它扩建了原来的吴越宫殿,增加了礼仪寺庙,疏浚了河流和湖泊,开辟了道路,改善了交通,发展了商业和手工业,成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宋灭亡至公元1276年,共138年。南宋临安,虽然在政治地位上仍是陪都或行在,但实际上由于南宋偏安一方,收复北方无望,@ 临安实际上充当了南宋首都的职能,成为了南宋实际的首都。
特殊情况
有些“多首都”实际上没有名字,如沙特阿拉伯塔伊士、吉达实际行使外交和夏季行政中心职能,但没有正式的“名字”,波黑政府和国会都在巴尼亚卢卡,但国家的法定首都是萨拉热窝;一些“多首都”恰恰相反,比如贝宁的波多诺伏几乎成为了同一个城市,因为它靠近经济首都科托努,现在政府、国会、司法机关所在地和使领馆都搬到了科托努,波多诺伏这个“行政首都”已经徒名其名。很少有“多首都”是由特殊情况引起的。例如,以色列实际上是耶路撒冷的首都。然而,由于国际社会不承认以色列对整个耶路撒冷的统治权,大多数外交使团留在特拉维夫,只承认特拉维夫是以色列首都。
设立陪都的原因: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