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欧阳修为什么决定重新编纂新的五代史书?

欧阳修在编写新五代史时,写给尹师鲁的信中说“史者国家的典法也”,史书记载“君臣善恶,与其浪费百事”,目的是“劝戒,示后人”。在他看来,旧五代史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有一个“繁淫失实”的地方,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他把“褒贬义例”放在新五代历史的首位,以孔子编写春秋“义例”为原则,用“春秋笔法”褒贬五代历史。

五代是封建分裂的时代。中原有五个小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中原以外的地区分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国家。各王朝统治时间相对较短,用欧阳修的话来说,“此时,世界混乱,中国灾难,篡夺”(“新五代历史61吴家族”),五代“53年,易姓13君,亡国被杀8,长者只有10岁,甚至3岁,4岁死亡”(欧阳文忠全集59本理论),出现“君主容易官员,变化如遗产”(新五代历史·序言)。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唐“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制度被破坏,地方藩镇在大地主的大力支持下,支兵割据,主宰一方。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的革命力量摧毁了唐朝,严重打击了旧藩镇的割据势力。但黄巢起义最终失败了。镇压起义中形成的一批军阀成为新的割据势力。唐朝灭亡后,他们继续占领一方,互相篡夺攻击,造成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新五代史的作者对这种分裂现象采取了否定的态度。然而,他将分裂的根本原因归因于封建道德的毁灭。

[img]817711[/img]

欧阳修认为,五代是“君君臣臣父子之道好,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的“乱世”(《新五代史卷16唐家族传说》)。真是“礼乐崩塌,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因此,他采取了与写新唐书不同的做法。在新唐书中,他重视典章制度,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在新五代历史上,因为他认为五代时期的“天理几乎灭亡”是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根本没有礼乐制度可谈。因此,他说:“五代礼乐文章,我无选择,后人必须知道,不能遗忘。因此,除司天考、职方考外,他没有写任何其他的规章制度。

在编写风格方面,新五代历史改变了旧五代历史的编排方式。旧五代历史分为梁书、唐书等书籍,一朝一史,各有制度;新五代历史打破了朝代的界限,将五朝的本纪和传记结合起来,按时间顺序安排。旧五代历史不分类安排;新五代历史将传记分为家庭传记、死节传记、死亡传记、一行传记、杂臣传记等。

北宋去世后,北方的金政权在张宗泰和七年(1207年)明确规定,“在新定学令中,薛居正五代史被切除,欧阳修所写”(《金史卷一二章宗纪》)。至于南方的南宋,由于科学的普及,新五代史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欧阳修编写了新五代史后的旧五代史,他看到了旧五代史编辑没有看到的一些信息。他经常使用小说、笔记和其他记录来补充旧五代史中没有的一些历史事实。例如,王景仁、郭崇韬、安重教、李茂贞、孔谦、王彦章、段凝、赵在礼、范延光、卢文纪、马胤孙、姚凯、崔税、吕琦、杨渥等传都或多或少地补充了几个事实,有的则插入了更生动的情节,让读者加深对五代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就历史资料而言,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可以相互补充。


解密:欧阳修为什么决定重新编纂新的五代史书?解密:欧阳修为什么决定重新编纂新的五代史书?

,,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欧阳修:天生好色,放荡不羁?
  • 欧阳修作为一名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中央秘密副使、政治知识分子。他参与了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他多次与政治观点不同的...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韩愈、袁枚的生财之道:拍死人马屁挣遗属稿费
  • 文人墨客所倚赖者,文字也。为他人写序作传,当然要收取润笔之资,写墓志铭,一般用不着自己开口,主家也要及时奉上,为的是...

  • 欧阳修参加过几次科举?欧阳修的作品有哪些
  • 欧阳修在北宋不仅在文坛还是政坛都是很有声誉的人,欧阳修在北宋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北宋的新文风,可以说欧阳修一生...

  • 韩愈是怎么走好的?伯乐,被称为千里良马韩愈,是谁?
  • 韩愈文是许多文人和官员心中的偶像。他曾担任中央党校和教育部主管(国子监祭酒)、司法部副部长(刑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兵部...

  • 解密: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官场[伯乐]是谁?
  • 韩愈文是许多文人和官员心中的偶像。他曾担任中央党校和教育部主管(国子监祭酒)、司法部副部长(刑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