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4月29日,中美韩恐龙足迹调查组的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昭觉中央摩祖乡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恐龙足迹,其结果发表在Elsevier出版集团的《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杂志上。这种恐龙足迹被称为小龙足迹(Minisauripus),恐龙足迹是世界上最袖珍、最稀有、最神秘的足迹。
据悉,2013年夏季,四川省地矿局调队环资所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了央摩祖乡的这批足迹。为了研究这些珍贵的足迹,2014年7月2日,由国内年轻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邢立达、世界权威恐龙足迹专家、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领导罗克利教授、韩国教师大学金正律教授等专家学者对这些足迹进行了调查。
常见的恐龙足迹长约20或30厘米,但杨摩祖乡的小龙足迹只有2厘米左右。”在野外,如果你不仔细识别这么小的恐龙足迹,你很可能会错过它。这也意味着他们的造迹者只有麻雀大小!邢立达告诉记者,“这极大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恐龙并不都是庞然大物。据研究,这种小足迹的主人可能与一些毛茸茸的美颌龙密切相关。”
[img]817742[/img]
追溯小龙足迹的发现史,最初是国内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四川峨眉发现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5年底才正式发布。论文一发表,就引起了国际恐龙学术界的关注。人们猜测,这些足迹可能是一种非常小的鸟脚恐龙留下的。2002年7月,洛克利教授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学者在山东莒南发现了类似的足迹。不同的是,这些小龙足迹提供了新的信息,它们保存得更好,脚趾尖锐,这意味着它们是肉质的!而不是吃草恐龙。不久之后,洛克利教授在韩国再次发现了这些奇怪的足迹。
虽然小龙足迹有几个足迹点,但它们的谜团仍然困扰着专家和学者。例如,恐龙留下了什么样的足迹?这些小恐龙的足迹是成年恐龙还是新生恐龙?
“昭觉的新发现是小龙足迹在世界上的第四次,也是中国的第三次。虽然它不是第一个机会,但丰富的材料和精美的保存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国际古生物协会前主席迈克尔·本顿,布里斯托大学教授。
重要的是,体型是了解兽脚生物学的重要参数,也是鸟类进化的关键因素之一。著名恐龙学家徐兴研究员说:“目前已知的最小、最成年的非鸟兽脚物种是近鸟龙,其他类似物种,如树息龙、小盗龙和小驰龙,体长超过20厘米。而小龙足迹的发现,其造迹者的体长只有12厘米左右,这对估计非鸟兽脚体型范围的较小值具有重要意义。”
@ 有趣的是,小龙的足迹很大(大约是足迹长度的10倍),这表明留下足迹的恐龙可能有很快的速度。据估计,这些昭觉小龙足迹制造商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22.5公里,与我们的轻型电动摩托车相似。
“白垩纪的许多足迹都非常独特。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只出现在中国和韩国,包括小龙足迹,这应该暗示白垩纪恐龙的一种特殊现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张建平教授告诉记者。
@ 洛克利教授告诉记者:“在早期的白垩世,泛古陆分离。此时,东亚的恐龙足迹动物群主要是小兽脚和多样化的鸟脚。此外,这些足迹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例如,小龙足迹目前只出现在东亚的早白垩世,在其他地方还没有出现,这可能与古代地理因素有关,需要考虑早白垩世的古北冰洋与古太平洋有关。特别是在东北亚(韩国、中国山东、辽宁、内蒙古),似乎有大量的动物组合,主要是非鸟兽脚和鸟类。”
中国发现了最小的恐龙足迹:只有2厘米长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