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李世民的直系?

贞观十七年来,唐太宗今年44岁,隋末晋阳出兵26年。他想起了许多为李唐的建立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大臣。其中一些老大臣已不再死亡。例如,魏正刚于年初去世。尹开山早在20多年前就死于战争,没有时间看到李世民登上皇位;大多数仍然活着的人都老了。例如,李静已经72岁了,房玄龄和高士廉已经快70岁了。李世民不禁感到有点难过,于是下令在皇宫里修建凌烟阁,命令阎立本画一幅24位英雄的肖像,都是真人大小。大书法家楚遂良亲自称赞,以示纪念和赞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依次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方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宇、段志玄、刘鸿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于世南、刘政会、唐节、徐世成、秦叔宝。这24个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铁杆“粉丝”,他们总是跟随李世民的浴血沙场和军马。;二是资历老功勋大但与李世民关系一般的将领;三是隋朝老臣或原属其他起义军,后归顺从李世民手下的将领。

李世民对老大臣的关心是众所周知的,但从凌烟阁24位英雄的构成可以看出,李世民自始至终只有三分之一。用现在的话来说,这24个人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李世民的人”。正是从这份名单中,回顾24人擅长胜利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仅让人感叹创业的艰辛,也让人深刻认识到李世民的用人思想。

@ 严格要求秦府老臣。玄武门事变后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如愿登上帝位。由于李渊在后期有意识地抑制了李世民的势力,这意味着重新讨论功行奖励的机会到了,当时确实出现了“众将争功纷纭”的场景。然而,李世民显然让他们失望了。他不仅没有对秦府的老大臣特别感激,而且要求更严格,所以方玄龄不得不提醒他:“秦府的老人没有搬到官员那里,他们都抱怨说:“我的家人已经追求几何年了!今除官反出前宫(原太子李建成东宫)、人后齐府(齐王李元吉)。"""李世民严肃回答:"王者至公无私,因此能服天下之心。我和卿辈衣食皆取诸民也,所以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贤才而用,安能以新旧为先后哉?这不是政治之体吗!”@ 当有人建议李世民将秦府老兵选入宫中充实宿卫时,李世民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以世界为家,但圣贤是和谐的。除了老兵,没有可信的人!”

[img]818316[/img]

李世民对老大臣的关心是众所周知的,但从凌烟阁24位英雄的构成可以看出,李世民自始至终只有三分之一。用现在的话来说,这24个人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李世民的人”。正是从这份名单中,回顾24人擅长胜利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仅让人感叹创业的艰辛,也让人深刻认识到李世民的用人思想。

@ 公开对待其他方面的英雄。与从严要求秦府老臣相映成趣,李世民不属于自己的“直系”、其他与自己关系一般的英雄,坚持公正对待。例如,李唐的建立取决于两位教练,北方是李世民,南方是李孝恭。虽然李孝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知道如何让步,尤其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夺位战中,他一直保持中立,但这并不妨碍李世民把他列为二十四英雄的次席。同样,李靖和徐世绩也没有在玄武门的关键事件中明确表示支持李世民,李世民也没有心结,仍然邀请他们进入凌烟阁。

第三,不仅亲和不避亲。正是因为从公心出发,李世民在用人上冷静自信,既不疏远亲人,也不刻意避亲,以示“大公无私”。淮安王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叔叔。李渊起兵时,他是李氏家族中唯一一个在晋阳以外举兵的人。后来,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他既有功劳又有辛勤劳动。李神通和李世民一直很好,在王子的争夺战中,李神通选择站在李世民一边,营救李世民。正如前面提到的,贞观初期,李神通自言自语道:“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李世民郑重指出:“战窦建德时,叔叔全军覆没;刘黑凯叛乱时,叔叔望风而破。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姬,论功行赏,所以宜居叔叔先。"这句话一出,诸将都心悦诚服。与此同时,当长孙无忌提出自己是皇后的兄弟时,他不应该宠坏太多。否则,当“恐惧世界就是陛下为私”时,李世民平静地回答:“我是一个官员,选择一个人,但我只是和解。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果它有才华,虽然仇不弃。今天用你,不是因为私亲!”

@ 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人才,不以英雄为背景。若说任人唯贤是李世民用人的原则,五湖四海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体现。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过程也是不断吸引各行各业英雄的过程,从对立阵营中吸引人才是他的法宝。李世民可以全心全意地对待这些人,毫无疑问地用人。最典型的是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原本是刘武周部下的猛将,屡败唐军,后归降李世民,深受李世民的重视。但由于此前与唐军将领结怨过深,不久,李世民手下诸将以担心尉迟敬德叛乱为由,擅自将其关押,并劝李世民“立即杀人”。但李世民并不这么认为,立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并单独将其带入卧室,给予金钱,说:“丈夫情绪高涨,不介意小嫌疑。最后,我不相信诽谤以害忠良,以公义体之。一定要去的人,用这个金相资,表现出一时的共事。"即使尉迟敬德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听了这番话也很感激,从此更加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事实上,如果我们注意到大量原本属于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李建成的好将军,最终被归类为李世民,那么李世民的成功可能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谜。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曾告诉大臣们:“自古以来,帝王多疾胜己者,我见人之善,若有自己之善。我经常抛弃自己的缺点,利用自己的优点。人主多邪劝臣,但我没有因为直接劝诫而废除一个人。”几句话,无疑能让我们一窥李世民用人之道的奥秘。


为什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李世民的直系?为什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李世民的直系?

,,,,,,,

  • 揭秘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是谁写的?
  •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是为谁写的?是情诗还是艳诗?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所以是情诗;也...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