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齐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强国,无论是人口还是领土面积,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个国家。在这两个国家的君主中,有一个是一鸣惊人的典范,一个是春秋时期,另一个是战国时期。
[img]817826[/img]
楚庄王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楚庄王有专权臣子,晋国等强敌背景登上王位。在这种情况下,楚庄王表面上只能过着生动的生活,暗中隐藏自己的光芒,默默观察和选择可用的团队。在这一点上,三国时期的刘备可以说学得很好。他在曹操的领土上种菜下棋,把自己的野心隐藏在平凡中。
对于这一时期的楚庄王来说,他已经蛰伏了三年,他的表演的持久性不亚于现在的小李子。通过这种伪装测试朝廷忠臣后,楚庄王不仅表现出了惊人的野心,还抓住了楚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机会,诱使周边小国进入楚国腹地,亲自带领军队平叛。经过这场战争,楚国一举赢得了周边小国,成功掌握了楚国的军政权力。
[img]817827[/img]
在楚庄王的领导下,楚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后期曾在晋楚争霸中占据上风。与此同时,楚庄王尊重周王室的礼仪,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最终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尊重和认可,成为春秋战国史上继齐恒公和晋文公之后的又一个新霸主。
齐威王一鸣惊人
齐威王统治初期,非常喜欢猜谜语,喜欢通宵喝酒,沉沦不变,把朝廷事务委托给清医生。就这样,当全国文武百官走上放荡之路时,齐国遭到了周边诸侯大国的侵犯,一度使国家处于非常危急的地步。
[img]817828[/img]
在这种情况下,齐威王的忠臣不敢直接说服他。于是,淳于坤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一只大鸟,停在国王的院子里,三年不飞也不鸣。国王知道为什么这只鸟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一直飞到天上;只是不唱歌。一鸣震惊了中国人。”也许齐威王也在等待一个取得巨大成就的机会。
与淳于坤谈话结束后,齐威王立即召见齐国70多个城市的行政长官,奖励一人,杀死一人,达到恩威并重的效果。随后,齐威王派兵出城,迫使楚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归还占领齐国的土地。因此,齐威王的声音持续了36年。
[img]817829[/img]
@ 一鸣惊人的典故来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滑稽传》:“这只鸟不飞就已,一飞冲天;不鸣就已,一鸣惊人。在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在战国齐国的历史记载中使用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但最早的蓝本是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也许这并不矛盾,也许齐威王在被问及这个隐语时,会想起楚庄王所说的话,从而顿时醒悟,脱口而答。
有两位君主一鸣惊人,一位是楚庄王 谁是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