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巨弩
流传已过4代
远口镇潘寨村毛管冲组,是一个散居在山中的苗家小寨,居住着100多户人家。
“这三张弩,传给我,至少有四代。” 吴展武说。
昨天,吴展武找到了木楼梯,小心翼翼地爬上楼梯,恭恭敬敬地把弩逐一“邀请”到楼下院坝,让记者一行一睹到底。
“虽然这三把弩已经放进了仓库,但它们仍然可以在修剪后使用。”吴说,每把弩重约8公斤,两把弩的长度为1.6米,短弩的长度为1.5米。
“注意,不要跨在弩上,这会冒犯神。”吴和春,旁边的村民,看到大家都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弩,说。由于弩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层厚厚的灰尘被积聚起来,原来的绳子已经腐烂了。吴展武找到了两根棕色的绳子来测试弩所需的手臂力量,并向记者和村民展示。
“弩射程可达500多米,但射杀老虎的最佳距离约为200米,必须一箭致命,否则受伤的老虎会报复。”吴说,虽然他没有亲眼看到父母射杀老虎,但他看到父亲和祖父在五六岁时从山上把老虎抬进了家里。
[img]818391[/img]
猎户用具
样样都神秘
吴展武的祖先以狩猎为生,被当地人称为“狩猎家族”。吴展武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妹妹。他是独生子。他的家人不允许他一起去打猎。当然,他没有狩猎经验。
村民们说,他的祖先有一套独特的打虎技巧,至今仍有一本《打虎经》。书中详细记载了上山打虎的全过程和各种环境下打虎的技巧、禁忌、暗语、咒语等。然而,吴一直不愿意向记者和外人展示这本“宝书”。
在吴展武家老屋的神龛上,摆放着猎人必须携带的倒立菩萨、旗帜、占卜用的“羊角卦”,以及各种崇拜神灵的老物件。
吴展武解释说,每次祖先出去狩猎,第一步是在神龛前崇拜祖先和神,祈求狩猎和平;第二步是背着倒立菩萨上山,避免荒山的邪恶;第三步是选择老虎经常走路的地方。
村民们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这三把弩为村民解决温饱和改善食物做出了巨大贡献。
“母亲生妹妹的那一年,也就是1957年,只打了14只老虎,野猪、野猫、野羊等数不胜数。”吴说,他的父亲和爷爷背着弩,穿梭在天柱、锦屏、湖南靖县等地的深山老林中游猎杀老虎,这也是他家猎杀老虎最多的一年。
吴展武说:“一年打了14只老虎,一直是父母向人们炫耀的话题。
狩猎世家
金盆洗手已经很久了
“20世纪60年代末,当地的老虎很难找到,他们的父母也不再玩弩了。”吴说,弩主要用来打老虎。除了自己吃,老虎肉还被送给亲戚、朋友和村民来改善他们的食物。虎骨主要煮成“虎骨膏”进城出售,虎皮也出售。
在吴展武家的老房子里,记者还看到了近100份保存完好的合同文件,包括山林买卖、土地买卖、房屋买卖等。虽然吴展武已经60多岁了,但他仍然有“狩猎家庭”不屈不挠的坚韧。他继承了祖先艰苦创业的传统。自2008年以来,他成功嫁接了20多亩2000多株大型茶花高枝,红枫2亩300多株,茶油树改良4亩,杉木、栗子、杨梅等果林10多亩,生活开始走向小康社会。
吴展武说:“别人说我是‘强弩的尽头’。我想说的是,我满是硬弓!我们山里的人靠山吃山,靠山发展。在我有生之年,我必须为我的子孙树立一个好榜样。”。
村民家藏3张百年打虎弩 重约8公斤,射程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