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苏州发现袁学兰家族家谱 光绪十年中秋节编修

公元1884年编写的《吴松袁氏重建世谱》近日浮出水面,为考证苏州著名诗人袁学澜、袁水拍等人的生活和家庭背景提供了详细信息。

这套家谱共两卷,文字均为手写正楷,略有变化。上册有序文、凡例、吴松袁氏艺术文志目录、袁氏世范(相当于家规)、民族传记、墓志铭等。

其中有两篇序言,后一篇是《吴淞袁氏重建世谱记》,讲解了袁氏的家族史和修谱情况。签约时间为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中秋”,编辑为袁的后裔袁步青和袁荣萼。第二卷包括袁氏先世源流图、世系总图、分支分图、世系纪略、第宅记、墓记等,最后还附有手绘墓地图。除第二卷开头几页受损外,整套家谱保存完好。

这套家谱是在余燕萍市民家中发现的。余燕萍介绍说,她的婆婆叫袁敏事,是袁荣萼的孙女。南宋以来,吴松袁氏定居在苏州峰门外赭墩,子孙分迁附近的渡桥村,因此又称“渡桥袁氏”。近900年来,袁氏走出了元代诗人袁易、明代南京礼部尚书袁洪愈、清末诗人袁学澜、现代诗人袁水拍等名人。家谱编成后,袁氏族人抄录了几套。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之后,其他几套家谱已经被摧毁或未知下落。“这套原本藏在婆婆家的小柜子里,大家都没见过,婆婆以为自己死前丢了。最近散居世界各地的亲戚们回到苏联聚会上,大家整理了橱柜里的物品,才发现。”

[img]817012[/img]

目前,袁家的亲属已经扫描了原件,并将电子版分发给了族人。

吴淞袁氏

苏州望族之一,又称“渡桥袁氏”。祖先是河南人。南宋初期,京西提刑使袁毅跟随宋高宗南渡,子孙定居在吴松江畔的苏州峰门外的赭墩。近900年来,文脉不断。第五世袁易(1262-1306年)是元代著名诗人,有《静春堂诗集》、《静春词》;袁易的第二个儿子袁泰和孙也擅长写诗和书法;第十二世袁洪愈考入中进士,担任南京礼部尚书,为官廉洁;第十三世袁一秋也考入中进士,官赴浙江参政;清朝以来,袁学澜、袁兰生、袁水拍等诗人应运而生。如今,除了住在吴中区郭巷街马巷社区大桥村等地外,吴松的后代还迁往苏城、吴江同里、上海、北京、台湾、加拿大、美国等地。


苏州发现袁学兰家族家谱 光绪十年中秋节编修苏州发现袁学兰家族家谱 光绪十年中秋节编修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

  • 乾隆皇帝是怎样处理贪污案的?贪污多少就被杀
  •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

  • 揭秘:哪个皇帝失去了中国19个附属国?
  •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就要倾倒了。不管皇帝怎么用尽全力,他都无法挽回潮流。他只能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中落花流水。 ...

  • 慈禧饮食讲究:分类摆放 一顿150道菜
  • 就这样,太后坐着,我们站着聊了一会儿。太后问我是否理解剧中的表演。我说我知道一切。她看起来很高兴。过了一会儿,她亲切...

  •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谜大揭秘 沈阳究竟有何优势
  •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努尔哈赤在建都东京时,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