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代,煤炭就成为中国北方特别是山西的主要燃料。北京附近的主要煤炭生产区是西山,储量丰富,离北京不远。北京居民非常感谢这个矿区,并说:“西山煤无法燃烧。”赵毅还叹了口气:“这尤天利物济人。”
清朝乾隆时期,随着北京人口的不断增加,煤炭消耗量也大幅增加,“但都市越来越繁荣”。虽然当时没有大型工业,但采煤量不高,煤炭消费紧张,煤炭价格上涨。本来北京郊区的杂草杂木已经足够供居民烧火做饭了,但是北京师傅养了几十万匹马驴,耗草量一般都不大,居民只能靠煤生活,所以煤价日益上涨。例如,赵毅说,当他住在北京师范大学时,煤厂把煤锤碎,做成块,每一块三文钱,重2金122,十多年后,一块煤的价格仍然一样,但只有一金重。
[img]817140[/img]
直隶地区真定府的获鹿县也盛产煤炭,离北京不远。“煤炭生产繁荣,离北京只有600英里”,不仅可以保证当地需求,还可以输出,弥补北京煤炭的不足。然而,当时交通不便。赵毅想象,如果能疏通淮右五丈河就好了。
乾隆时期,北京煤价日涨 山西成其主要产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