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罗是最初在塔里木盆地吐火罗语的游牧民族,原印欧人中最东的一个。昨天,西安碑林公布了唐代吐火罗人墓志的研究成果。
墓志为《罗何含墓志》,高65.5厘米,宽65厘米,厚17厘米。2010年出土于延安市南虎头毛。志盖呈斗形,中间是棋盘格。志文楷书刻在垂直格子里,共26行。记者了解到,中亚古代吐火罗与唐朝关系密切。历史资料中经常提到吐火罗派朝贡入仕宿卫。但是后来很少有记载。
[img]816674[/img]
这一次发现的《罗何含墓志》,是目前陕西唯一的唐代吐火罗人墓志。墓主叫罗何含,墓志于842年刻下,墓主的祖先是“吐火罗国王之密”。但祖父已迁往河西走廊,到他时在延安地区军队工作。为研究古代民族迁移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墓主家中唐时期就开始入住中原,罗何含当时一直落籍陕北延安,包括他的兄弟姐妹、子孙等。从他的名字来看,他已经被中原文化同化了。特别是在墓志评价中,罗何含的官方道德和生活方式明显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墓志的发现和研究为人们了解“安史之乱”后西北地区的社会军事情况提供了新的信息,也为唐吐火罗人的研究增添了重要案例。
吐火罗人墓志:神秘的中亚古国与大唐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