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称,三年前,在贵州省毕节的一个石灰岩洞穴中,赵凌霞教授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去除了一张古老地下河床上几米厚的沉淀物后,发现了三颗人类牙齿。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1日报道,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与现代人类的牙齿非常相似,但沉积物的时代表明,它们在11.2万至17.8万年前被埋葬,早于7.5万年前第一批现代人类离开非洲。
报告称,今年年初,研究小组在《人类学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公布了这一发现的细节。这一发现为中国人起源之谜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南部几乎每个省都发现了古代人类化石,其中许多来自10万年或更多年前的沉积物。然而,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类的特征与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刘武教授是赵凌霞的同事。他还在湖南省道县发现了古人类化石。道县人的发现首先发表在去年的《自然》杂志上,这表明10万多年前生活在中国的人类与今天的人类完全相同。
[img]816213[/img]
“化石记录中压倒性的证据表明,在非洲定居者到来之前,中国就有人了。”刘说。“他们不是住在一两个小地区,而是蓬勃发展,几乎无处不在。”
如果是这样,他们会被新来的人类杀死吗?
刘说:“我不这么认为。”
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在《人类学报》同一期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通过对8000年至13万年前生活在中国的古人类石材工具的彻底研究,他们得出结论,制造技术代代相传,具有一致性,其特点与非洲早期移民的石材工具明显不同。
报告称,中国出土的石器文化和大量古代人类化石表明,现代中国人是该地区无缝发展的结果。根据吴和他的同事的研究,虽然非洲移民可能会引入一些新的基因,但它们并没有被更换或灭绝。
为了找到真相,我们可以将从古代遗迹中提取的DNA与现代中国人的DNA进行比较。德国对非洲移民前生活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化石进行了类似的比较。结果表明,今天的欧洲人有尼安德特人基因,这表明当时抵达欧洲的人与当地人混合,而不是灭绝他们。
然而,在中国重复这一实验更加困难。中国的样品比尼安德特人早得多,后者生活在2.8万年前。文物越老,保留的DNA信息就越少,研究人员就越有可能一无所获。
“我们必须评估风险,任何DNA分析都必然会对一块珍贵的化石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刘说。“当利益远远超过成本时,我们将进行测试。”
上海复旦大学研究古人类DNA的李辉(音)教授说,今天的技术让他相信,有用的DNA可以从10万年或更老的样品中提取。
“任何可以用放射性碳素测量的样品都可以用于DNA分析,”他说。“我们有最先进的技术来完成这项工作。”
李说,要进行DNA测试,研究人员需要将整颗牙齿磨成细粉,或者用指甲大小的头骨。
[img]816214[/img]
李说,虽然化石遗骸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但它们没有DNA检测那么可靠。由于最近的地质活动,埋葬的沉淀层可能会受到干扰,这可能会夸大化石的年龄。
大约7.5万年前,印尼的超级火山爆发导致了著名的灭绝事件——托巴灾难。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把地球变成了一个雪球,导致包括一些早期人类在内的大量物种灭绝。
李说,少数人有可能从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但他们无法抗拒来自非洲的新移民。即使他们混在一起,现代中国人对自然DNA的贡献也会很小,不太可能超过2%。
“我们愿意测试一些非常古老的样本,但我们得不到。”他说。
“(关于中国人的起源)分歧只能通过拥有化石者与拥有(古代DNA分析)技术的人的合作来解决。”
17.8万年前,中国发现了人类牙齿 早于非洲迁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