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年终总结感到头疼,古人也是如此。历史上有无数令人震惊的“年终总结”。
蒲松龄的年终总结有些“自私”。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为了多听几个有味道的故事,摆了一个茶摊供人们喝酒休息。一年年底,他在年终总结中写道:今年听了很多故事,但质量不是很好,有些故事情节重复,甚至逻辑不好。来年期待肚子里有货的人多讲好故事,这样自己编书就更顺利了。蒲松龄的总结有些实用,甚至是“自私”。
王羲之的年终总结有点可怜。王羲之贵为“书圣”,名字摆在那里,无数人来家求字。说是“求”字,有的抢,有的磨,有的逼,有的诱,来客求字的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差用美人计。老王有些厌倦了应付,有时候想赶人送客又张不开嘴,可谓难受极了。有一年,他在《年终总结》中写道:我真的希望我的话不受欢迎,别人不求,或者我的腿和脚更快,有人求,走得更高。
[img]816703[/img]
“驴友”范仲淹的年终总结有些“得瑟”。作为“范文正公”,老范喜欢到处游山玩水,出去“旅游”总要吃住。老范是作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吃家”。他很受人们的欢迎。当他去其他地方旅行时,人们愿意邀请他回家吃喝。他照顾得很周到。老范也得到了便宜的卖好,在年终总结中写道:今年去了很多地方,收获不小,唯一有点不安的是人们太爱我,吃喝不收钱,人们种田不容易,这有点不合适,但热情困难,真的让我尴尬。
欧阳修的年终总结有些不上“档次”。欧阳修号醉翁是北宋伟大的历史学家和作家。研究历史的人一般都比较严谨呆板,但是欧阳修晚年简直就是半个“老顽童”。他在一次年终总结中写道:今年过得太快了。我觉得我越老,时间就越快,喝茶的时间就越少。客人只给了我十几次茶。我希望明年能收到更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喝茶,和年轻一代一起玩得开心。
古人雷人年终总结:王羲之希望别人不来家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