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四川省图书馆举行了一场考古讲座,考古学家带着观众穿梭于历史洪流中...
2000多年前,食品墓出土火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军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领袖。在当天的讲座中,一个热爱食物、葡萄酒、诗歌和音乐的海昏侯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海昏侯墓距南昌市仅60公里。墓中有两座主墓、七座墓和一个陪葬坑。海昏侯墓平面为“甲”字形,朝南。目前,海昏侯墓出土了1万多件精美珍贵的文物,如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等。
最让观众感兴趣的是,考古学家还根据出土文物发现海昏侯是个“美食家”。“他的墓中出土了最早的火锅和装有芋头的蒸馏器。杨军说,墓中出土的火锅与北方的涮羊肉锅非常相似。它的外观比现在的火锅精致得多。杨军说,火锅现在是全国著名的食物,但火锅最早是游牧民族的餐饮习惯,后来被引入中原,海昏侯显然很早就开始享受美味的火锅。不仅如此,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种装有芋头的类似蒸馏器功能的器物。杨军说,该器具具有蒸馏过滤功能,芋头表明它应该与蒸白酒有关。”日本清酒的主要原料是芋头。”
[img]816409[/img]
西汉海昏侯墓青铜火锅
盗墓位于墓一角的主墓幸运地逃脱了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海昏侯墓在2000多年前被发掘,但幸运的是,它没有对墓造成重大损坏,保存完好。“盗墓贼”来了,但幸运地逃跑了。原因是墓群的主墓没有按照常规设置在中央,而是按照生前的房屋布局设置在一个角落。”
据报道,海昏侯主墓,方形木结构棺室面积400平方米。棺材室由走廊、东西车库和回廊形成、主棺室(即使是房间)等构成。藏?分为钱库、乐器库、酒具库、武库、车马库等东南西北四个功能区。整体而言,棺室结构呈居室化趋势。为什么陵墓建得这么有生命气息?对此,杨军表示,这是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所以经常在墓中把生前的吃穿用度和喜爱的东西一一复制到墓中。
考古学家证明,墓主是西汉海侯国的一代海侯,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此同时,许多专家也根据出土文物的精致程度和仪式规范,推测它或第一代海侯刘贺。据报道,海侯墓的棺材箱被运送到墓地附近的文化保护室实验室,墓主的身份将很快得到最终确认。
水下考古成果
文物
共清理出水文物60种150件,涉及船舶构件、武器、个人物品等。
船上构件
包括锅炉配件、舷窗、铜牌等。
武器装备
包括210毫米炮管残件(2014年发现)、152毫米炮弹、57毫米炮弹、37毫米炮弹等。
个人物品
包括茶杯、鞋底、皮带、木梳等。
点击致远舰
北洋水师士兵发现了残骸或
经过三年的水下探测调查,“丹东一号”最初被确定为清北洋水手致远舰。在当天的考古讲座中,国家文化遗产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周春水向观众再现了致远舰浮出水面的情况。这段埋在海下120多年的悲剧民族记忆再次出现在世界面前。
周春水说,在甲午海战中,致远舰可能沉没几十公里,沉积物堆积较高,难以找到。“但我们很幸运,根据早期的探索和数据分析,我们终于发现了致远舰。”
[img]816410[/img]
2014年,考古学家在黄海发现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在遗物中发现了格林机关炮、主炮炮管残片和一些陶瓷器。“丹东一号”可以确认为北洋水手的沉船。2015年8月1日至10月6日,为确认“丹东一号”的身份和保存,有关部门开展了第二阶段的重点调查,并出水了大量物品。“周春水说,发现残留的穹顶钢板与致远舰穹顶防护结构一致,致远舰配备的武器装备在“丹东一号”发现,包括210mm主炮炮管、152mm副炮弹、57mm炮弹、37mm炮弹、11mm格林机关炮和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
“带有清晰致远舰徽的定制瓷盘,中间是篆书‘致远’,还找到了一个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上还印有致远舰徽标。“周春水说,当年致远舰的任务是保护陆军在鸭绿江口登陆。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和推测,致远舰应该沉没在鸭绿江入海口附近。然而,致远舰的沉没位置距离海口还有两三个小时,这表明致远舰在海上与日本舰艇作战,成功完成了掩护陆军登陆的作战任务。随着致远舰的出水,这些以前研究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会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在观众的提问中,一个孩子站起来问致远舰士兵的尸体是否被发现了?对此,周春水表示,考古学家确实发现了几块残留的遗骸,但并不完整,很难辨认自己的身份。
西汉海昏侯或"吃货":火锅墓出土20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