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自尽,“天下浑浊,我独清,人人醉我独醒”。这似乎说明“天下浑浊”、“人人都醉”,个人想“独清”、“独醒”并不容易。
有媒体报道称,广州一名城管队长受贿受审。在法庭上,城管队长说,他受贿无奈,不敢不接受。他的官场生态就像一座供许多菩萨的寺庙。城管队长既不是庙里最大的菩萨,也不是庙里最小的小鬼。香客来庙里“进香”,绝对不仅仅是为了他这一尊。其他“菩萨”都笑了,他不接受,不是各种吗?如果他是干净的,他可能会孤立,被排斥,被打击,这是系统不允许的,最终的结果必须被淘汰。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到“独清”和“独醒”恐怕并不容易。
还有一个例子,在过去的两年里,许昌市东城区拆迁领域的60多人被检察机关逮捕起诉,几乎全军覆没。所有涉案人员的犯罪金额都是几百万上千万元。这起案件的办案人员痛心地说,在一个系统内,当每个人都放弃相互监督的时候,组团腐败是必然的。不想贪污吗?“有”。但是,“进入这个腐败的圈子,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在‘圈子’就站不住脚,结果肯定是不想贪也得贪”。这就是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还能有谁守身如玉?
[img]816650[/img]
光绪年间历史上有这样一件事。当时鸡蛋的时价是一文钱买三四个;皇帝御膳房买的鸡蛋,竟然是一个要纹银三四十二的鸡蛋。光绪皇帝“日必吃四只鸡”,也就是说,光绪皇帝一顿饭只吃鸡蛋,就要花142美元。当然,这对于“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光绪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有一次,为了炫耀,光绪还在文武百官面前举着鸡蛋问老师翁同和:“师傅也尝过这种贵物吗?“听到皇帝这样问,负责“政府采购”的官员背心的冷汗都冒了出来。如果翁老师说了鸡蛋的实价,他们不就穿帮了吗?幸运的是,翁老师的回答是:“臣家或祭祀仪式,偶尔用,否则不敢。一听翁同和这样回答,那些采购官员心中的石头就算落地了。事实上,翁先生是多么聪明啊,他是官场的老油条,宁愿背负欺君之罪,也不愿说出鸡蛋价格的真相啊。他心里最清楚的不是鸡蛋,而是整个官场的潜规则。这个官场的潜规则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鸡蛋”怎么能碰到“大山”?
在现实生活中,窝案团伙案时有发生,这说明有些人拉帮结伙,结党营私,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每个人都知道,在这样的社区里,每个人都不干净,这是最安全的。如果有人遵守底线,想用个人力量对抗“团伙”,结果往往是“劣币驱逐良币”。所以这样的“团伙”可能不多,但危害很大。若不铲除,足以破坏社会,结果必然是灾国祸民。(邱允盛)
光绪吃的天价鸡蛋 三四十二个 是什么样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