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露日本关东阿尔山要塞:防苏军不战而弃

阿尔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阿尔山”是蒙古语的音译,全称哈伦阿尔山,意思是“热圣泉”。以阿尔山命名的国内外蒙古地区很多,内蒙古兴安盟的阿尔山市在中国更为著名。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不仅有浩瀚的原始森林,还有丰富的矿产和动植物资源。今天,远居近邻的各族乡亲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自由地洗温泉、休息和度假。然而,在日本关东军占领南兴安地区期间,阿尔山被修建成防御苏联的军事堡垒,并被残酷的法西斯统治和经济掠夺。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侵略者的爪子迅速延伸到阿尔山,作为防御苏联和蒙古的军事重点。日本南满铁路有限公司于1934年至1937年修建了白阿线铁路(白城至阿尔山)。1939年诺门罕战争后,关东军吸取了失败的教训,觉得阿尔山和五岔沟对苏联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1940年,关东军开始加快阿尔山军事要塞建设,将美丽的阿尔山变成军事要塞。从大陆抓获大量中国人,送到深山老林,在关东军枪口下强迫劳动,开隧道、挖洞、筑碉堡、设绊马索、修路、盘山路,修建五岔沟机场。与此同时,在阿尔山东南三公里处修建了数百栋砖木结构的营房。

随着关东军在阿尔山军事要塞建设的加强,为日伪服务的机关和服务业应运而生。先后成立了电报局、邮政局、营林署、酒店、酒店、大烟馆、赌场、妓院,以及专门为日本高层设立的日本大和酒店。为了监控和镇压抗日反满活动,成立了日本宪兵队、伪警察局、山林警察队、特务机关等。

[img]816132[/img]

建造军事工作的劳工和采伐树木的苦力是日伪廉价劳动力,为他们努力工作。然而,关东军、警察和中国各族的丈夫都非常残忍。工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和,住在潮湿的棚子里。在军警、枪口、刺刀、棍棒下强迫加班。一旦劳动者生病或受伤,他们不仅得不到治疗,而且不得不被殴打和责骂。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稍有不满,或提出一些要求,就以抗日论处,无情打击,残酷镇压。劳动者不得不暗中抵制磨洋工的抵制,拖延工期。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肆意破坏和掠夺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铁路两侧易采易运的大片森林被“拔毛”掠夺性砍伐。日本人在西口、五岔沟、白狼等地建立了木材有限公司,欺骗中国人做苦力,通过铁路运出无数的木材。过伐区留下一人多高的树墩,满地梢头木。从1944年到1945年,为了解决油脂和燃料短缺,王爷庙强迫一群中学生剥桦树皮,大量桦树林的活木变成了倒木,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和植被。

这些学生在光复时乘坐日军从阿尔山撤退的最后一列火车经过索伦德伯斯时,遭到苏联军队的伏击,造成一定伤亡。

1945年7月,关东军司令部正如火如荼地制定对苏蒙军的作战计划,准备依靠强大的堡垒工事与苏蒙军作战。自1945年8月9日起,苏联军队开始向日本宣战。苏联轰炸机组对阿尔山等地进行了几轮战略轰炸,并派出大部队绕过西南部的阿尔山和五岔沟阵地,以闪电攻击占领索伦及其附近的战略要地,切断了关东军的撤退路线。在与苏军正面交战之前,关东军奉命撤退刚刚布防就绪的阿尔山和五岔沟阵地。经营多年的防御工事毫无用处,没有派上用场,最终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无条件投降。随着日本关东军的败退,阿尔山的日伪机关迅速倒台。日伪军警恶霸四处潜逃,乌云扫清,重见天日,人民群众彻底解放,哈伦·阿尔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八一五”后,阿尔山处于无政府状态,无人接受和管理敌伪遗产。唯一的基础设施、敌伪建筑兵营、官舍、仓库等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仍有外国势力和当地人随意拆除房屋,各取所需,乘机捡“洋落”发横财。

[img]816133[/img]

1946年1月16日,东蒙自治政府成立,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由于阿尔山相对偏远,政权没有及时管理。国民党进攻接近白城,首都乌兰浩特人浮动,为了安全,内蒙古青年学校从王庙(现乌兰浩特)搬到阿尔山,一些政府机构、干部家属也暂时住在阿尔山,也派了公安队伍,维护阿尔山社会保障,使阿尔山成为可靠的后方。1946年夏天,西满军区领导人李富春、东蒙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先后带领阿尔山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国。

“八一五”恢复后,阿尔山林业建设起步早,投资多,发展快,木材生产上升,林业生产有序发展,为内蒙古林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政权建设。

铁路不愧为先锋。日伪败退后,铁路员工表现最好。员工基本没有离职,保护了铁路站区。所有设施基本完好,铁路站区没有崩溃,为战后恢复建设和铁路畅通做出了贡献。

“八一五”光复后至新中国成立三年多来,阿尔山地方行政工作尚未启动,落后于阿尔山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政权建设和各方面工作滞后,仍然没有政府状态,没有统一的地方行政工作机制,浪费。没有电、邮政通信、商店、酒店、酒店、学校,没有生活供应物资保障部门,社会基础设施无法恢复建设。除铁路外,只有林务分局,还有一支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小型公安队伍。蒙古、汉、俄罗斯有七八户居民住在阿尔善河西岸,他们主要靠捡“洋落”为生。当时阿尔山居民只有100户,总人口约400人。顺畅的铁路运输是阿尔山生活必需品和信息来源的唯一保障。

1949年11月前,阿尔山隶属于喜扎嘎尔旗,后来由兴安盟科右前旗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阿尔山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并逐步迈出了全面建设的步伐。


揭露日本关东阿尔山要塞:防苏军不战而弃揭露日本关东阿尔山要塞:防苏军不战而弃

,,

  • 罕见的胜利:清灭前派舰从日本夺回东沙
  •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切断台湾岛和澎湖岛。南海东北大门开放,日本成为清末中国在南海的最大威胁。日本打着“繁...

  • 李鸿章是土豪劣绅:资产约10亿元
  • 不用说,李鸿章有钱。他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为中国一代洋务,不可能帮助五兄弟“脱贫致...

  • 谁是中国抗日英雄名录中唯一的日本人?宫川英雄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宣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以永远铭记抗日英雄的不朽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战犯也有血有肉:揭秘一个真正的土肥原贤二
  • 土肥原贤二是侵华战犯,早已被淘汰。然而,下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土肥原贤二,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土肥原贤二...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土方岁三有什么样的身世?土方岁三的师傅是谁
  • 土方岁三简介是这样的,他是幕府末代武士道精神的代表人物。土木方三出生平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土方岁三没出生前父亲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