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南海主权依据:波茨坦公告的有效性不可替代

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政府联合宣布,前苏联随后附署了《波茨坦公告》(以下简称波茨坦公告,也称波茨坦公告)。发布波茨坦公告的目的是鼓励日本武装部队尽快无条件投降,以及日本投降时必须接受的条款。

波茨坦公告是“公告”和“宣言”,也是条约的一种表现形式。条约是由国家或国家组成的组织之间签订的合同协议,在缔约方之间创造法律权利和义务。国际法没有规定规范条约的必要形式。@ 一旦缔约方明确表示相互同意,条约就会签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承担条约义务的传统方法(即签字、批准或加入)外,还规定了所谓的“接受”方法,以“接受”而不是上述传统方法。

[img]815277[/img]

日本投降书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院文件之一,明确表示完全“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部长崇光葵和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签署并向同盟国迈克阿瑟(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和新西兰)提交的日本投降书写道:“我们奉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的命运,并代表他们接受美国、中国和英国政府首脑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的所有条款,以及苏联附署的条款。“我们为天皇、日本政府及其后继承人承诺忠实履行波茨坦公告条款,”《日本投降书》第六项写道。“我们承诺为天皇、日本政府及其后继承人忠实履行波茨坦公告的条款,”日本投降书第六项写道。1946年11月3日通过,1947年5月3日生效的《日本宪法》第98条是关于“遵守条约和国际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中第2款规定:“日本签署的条约和已建立的国际法律法规必须诚实遵守。”

《波茨坦公告》是一份明确规定要以法律手段严惩战犯的法律文件,即“我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战犯,包括虐待我的囚犯,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日本投降书》不仅表示完全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的条款,还表示了“忠实履行”和《波茨坦公告》的条款。更重要的是,1946年日本通过的《日本宪法》在《波茨坦公告》发布一年后,仍然强调“诚实遵守”日本缔结的条约。可以看出,波茨坦公告的性质是法律文件,不仅是授权盟友建立远东国际军事法院的重要文件之一,也是日本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律文件之一。

波茨坦公告是条约,条约的有效性基于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波茨坦公告重建了战后国际社会秩序,确立了亚洲和平稳定发展的起点,明确了日本的领土范围。波茨坦公告的所有缔约国及其“接受”日本(事实上,缔约国)都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波茨坦公告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根据《波茨坦公告》规定的内容,《波茨坦公告》第八项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将实施,日本的主权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和我们决定的其他岛屿”。《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条件是:“三国的目的是剥夺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上获得或占领的所有岛屿;将日本窃取的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婪夺取的土地也将日本驱逐出境……”日本投降书明确表示,“余等兹是天皇、日本政府及其继续者,承诺认真履行波茨坦宣言条款,并发布了联合国最高司令官和其他联合国代表要求的所有命令,并采取了所有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2年中日政府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2年中日政府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确认。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项的立场。”

[img]815278[/img]

@ 根据上述文件形成的时间顺序,1943年12月,中国、美国和英国首脑发表的《开罗宣言》强调“将日本窃取中国领土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7月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无条件投降。《旧金山与约》于1952年4月28日签署,是日本试图在战后再次崛起的和约。然而,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纪鹏飞、日本内阁总理田中角荣、外交部长平正芳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立场,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项的立场”。从这个时间顺序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政府的声明始终承认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并始终表示要履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

@ 从签约主体的角度来看,波茨坦公告的签约主体应该是中国、美国和英国,前苏联因签约而参加,而日本则因“接受”而参加。根据《波茨坦公告》第八项“我决定在其他岛屿内”的规定,日本主权内的其他岛屿需要由中国、美国、英国和前苏联共同决定才能有效。在没有《波茨坦公告》签约主体之一的中国参与下,“旧金山与日和约”(即旧金山与日和约)擅自变更并违反《波茨坦公告》要求“我”共同决定的内容,非法无效。

从《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中日联合声明》的内容、时间顺序和签约主体来看,《波茨坦公告》及其内容被反复提及,即使《旧金山与约》改变了《波茨坦公告》的原意,《波茨坦公告》仍然得到中日联合声明的充分认可,再次强调其有效性。由此可见,《波茨坦公告》的作用和效力不容忽视。如上所述,公约、专约、协议、协议、宣言、变更、联合公报、联合声明、备忘录是两个或两个主体之间的协议,是规范各自行为的成文协议,一旦形成,就成为“必须遵守”的原则,诚实、信守承诺。因此,《旧金山与约》不能成为《波茨坦公告》的替代品,《波茨坦公告》的历史意义和效力也不能被替代。


南海主权依据:波茨坦公告的有效性不可替代南海主权依据:波茨坦公告的有效性不可替代

,,

  • 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为战后格局提供依据
  • 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德国波茨坦发布了波茨坦公告(以下简称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确定了日...

  • 9.日本史料首次披露·18后南海细节 抗日标语曾挂在岛上
  • 12日,研究人员向记者介绍,在日本新发现的历史资料中,记载了1933年8月南沙群岛目睹中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的许多历史细节,甚...

  • 解密:南海水下考古新发现的水下文化遗址
  • 从2010年南海水下考古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南海水下考古项目是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经过35天的海上作业,水下...

  • 科学家发现南海珊瑚骨[记录]中国近代战争
  • 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表明,南海的珊瑚骨骼与鸦片战争有关,不仅可以,而且高度一致。 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毅与加拿大特伦特大...

  • 新的考古发现:揭示南海水下文化遗址
  • 从2010年南海水下考古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南海水下考古项目是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经过35天的海上作业,水下...

  • 文件翻译错误或日本被美国两颗原子弹击中
  • 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签署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对日本投降和结束战争做出了一些承诺。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