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明初几十年的发展,明朝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实力增强。有才华的明成祖有派遣使团出海、与西方国家贸易、宣传国威的想法。但据推测,明成祖派遣远航的动机中有个人计划。
南京宫殿大火扑灭后,没有建文帝的尸体。建文帝像谣言一样逃到海外了吗?如果他利用皇帝的身份号召人们回来攻击自己,那就不麻烦了!无论如何,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出去看看。
明成祖一直在寻找一个能为他承担如此重大使命的人。
当明太祖的军队征服占领云南的元朝势力梁王时,他带回了一个12岁的孩子,并把他送到宫殿当小太监。孩子姓马,绰号三保,回族人。他的祖父和父亲崇拜伊斯兰圣地(麦加)。这个孩子很聪明,很可爱。明太祖把他送给了燕王朱迪当侍童。
三宝成年后更帅,身高强壮,声音洪亮,聪明能干,机敏过人,赢得了燕王的信任。在“靖难”战役中,他取得了战功,被燕王命名为郑和,并被提升为内宫太监的首领。
忠诚、文武双全的郑和成为明成祖最合适的人选。
经过几年的准备,郑和是被任命为使臣的使团。该使团包括2780多名各级官员、士兵、水手、航海技术人员、医生和翻译人员,以及60多艘海船。海船长44英尺,宽18英尺,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航海技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img]815325[/img]
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出海,开始第一次远航,前往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中国南海以西的地区。
在第一站,船队访问了占城国。占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对中国友好。郑和到达时,占城国王骑着大象,带领臣民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出城迎接他。
郑和宣读了明成祖的诏书,传达了友好交流的愿望,并赠送了礼物。国王非常高兴,同意派使臣回访。
随后,郑和访问了爪哇和旧港(今印尼巨港)、苏门答腊,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家和地区,如古代(今印度科泽科德)。在爪哇,郑和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充满当地民间风情的“步月行乐”游戏。农历十五夜,明月中天。椰树林里,成群的女孩,嚼着槟榔,挽着胳膊,唱着民歌,慢慢地绕着房间走。当歌声透进木屋时,房子里的主人会兴高采烈地走出房子,撒一把钱,女孩们笑着捡起小钱。
但当郑和的船队经过马六甲海峡时,他们遇到了一群海盗。海盗的首领是广东人陈祖义。洪武年间,他们聚集在一起,在海上霸道,抢劫过去的商船,杀人抢劫货物。
陈祖义想抓住机会抢劫郑和船队。郑和也想消灭他们,为当地人民杀害他们。陈祖义首先收到了郑和的信,表面上同意投降,但秘密准备在黑夜偷袭宝船。
在黑暗的夜晚,十几艘海盗船悄悄地驶向郑和船队。海盗船前低后高,行驶灵活,跑得快。陈祖义非常自豪。他握着锋利的刀,贪婪的眼睛盯着高大壮丽的宝船,想着船上的宝藏。
[img]815326[/img]
但郑和很早就收到了秘密报告,并准备好面对战争。当海盗船进入伏击圈时,一盏红灯升起,然后是一个灯笼火炬,照亮了大海。海盗船被船包围了,不到一个小时,它们都被歼灭了,陈祖义被俘虏了。郑和努力把陈祖义带到老港的巢穴里。
公元1407年,郑和第一次远航结束。然后,进行第二次远航。到公元1421年,总共有五次远航。除上述国家外,我还去过暹罗(xiān)罗(今泰国)、真腊、淡马锡(今新加坡)、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哥打巴鲁)、柯枝(今印度柯钦)、忽鲁谟斯(今属伊朗)、祖法儿(今佐法儿,阿拉伯半岛)、木骨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东非海岸最远。
郑和每次到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每次他完成访问,回到南京,都有许多外国使团,包括国王和王族,他们一起来到中国。他不仅带回了来自世界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还带回了胡椒、硫磺、象牙、龙脑、宝石和狮子、豹子、长颈鹿、长角马哈兽、狮子、骆驼鸟等许多当地特产和珍稀动物。
虽然明成祖没有询问建文帝的确切下落,但他对郑和船队的成绩非常满意。他专门写了碑文,并建立了石碑作为纪念品。
郑和第六次远航归来,明成祖去世。新皇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去世了。宣德皇帝只有两三岁,不在乎远航。公元1430年,朝廷使用郑和作为第七次远航。
[img]815327[/img]
这时,他已经60岁了,仍然毅然承担起重任,漂洋出海,弘扬国威。但他从海上回来后不久就去世了。有人说他死在回家的路上。
郑和的远航展示了当时中国航海技术和造船水平的高度发展,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不懈的求知精神,加深了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友好交流,为人类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目前为止,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仍然保留着郑和的遗迹,如爪哇的“三宝垄”、泰国的“三宝庙”、印度古代纪念碑等。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