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富田升写的《现代日本中国艺术流通与鉴赏》(上海书画出版社,二○14年8月版)这本书透露了一个细节。辛亥革命后,清室内府通过内藤湖南和狗养木堂向日本送去大量古书画,并委托博文堂处理。博文堂画家原田悟郎回忆说,当时刘让业在他们的店里卖了很多清库里的书画。“刘让业是宣统帝傅育长官陈宝晨先生的侄子。...刘从小就有好几次来日,同时说日语。但他记得他们都是妓女,花了很多钱。当他没有足够的钱时,他来找我,说:“这是作为抵押的,”他说,“下次来的时候,我打算把这个拿来。他拿走了相当多的钱。南宋郑思肖的《兰》是刘让业“无论如何都需要钱”拿到他们店里去的。根据杨仁恺《国宝沉浮录》中的《丢失的眼睛》、郑思肖的《兰花图》、《石渠宝藏》,溥仪在天津出售,日本阿部房次郎藏”。这应该是刘让业卖的。
说刘让业是陈宝晨的侄子很奇怪。侄子是侄子,侄子是侄子。似乎没有侄子的名字。陈宝晨的侄子陈江回忆起陈家的过去,提到陈宝晨的同胞姐妹陈伯芬嫁给了福建盐运和福建海关监督刘鸿寿。刘鸿寿的儿子有一个叫刘腾业,另一个叫刘俊业。据推测,刘让业也应该是刘鸿寿的儿子,也就是陈宝晨的侄子。
[img]814990[/img]
杨仁恺的《国宝起伏》还引用了王庆祥的《伪满小朝廷灭亡》记载,溥仪在天津奖励了陈宝琛的侄子刘俊业一批书画,其中包括唐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画卷》、五代阮高《阆苑女仙图卷》等《步战图》。据杨仁恺介绍,《历代帝王图卷》从天津流出后不久就归梁鸿志所有,随后转售日本,可能在二战后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购买。刘俊业没有转售给外人,而是作为女儿的嫁妆带回了福建的家乡。1949年后,他完好无损地捐赠给了政府,并交给了故宫博物院。
解密:古画《历代帝王像图卷》如何流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