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13年(208)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在过去的1000年里,关于这场战争有各种各样的评论和评论。虽然大多数意见倾向于烧毁赤壁,导致曹军失败,但有许多可疑之处。本文重点讨论了曹操战败赤壁与血吸虫病的关系,试图成为战争和疾病史的有趣篇章,也是曹操案件的一部分。
[img]813572[/img]
一、消除火烧为主要原因
历史资料中对赤壁胜负原因的描述中既有火烧,也有疾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时间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矛盾很多。在讨论疾病之前,我们应该先排除一些一直认为是主要原因的火烧观点。
东南风不可能吹向南岸
赤壁之战的地点是不同的,但大多数人倾向于前嘉鱼,现在属于蒲奇(赤壁)管辖的赤壁。它位于长江南岸,这使得历史书中描述的周瑜和黄盖的蒙冲斗舰受到诸葛亮观察天象的东南风的鼓励,导致曹操的船被火烧毁,并延伸到岸上营地。
十艘蒙冲斗舰的破坏性有限
蒙冲斗舰在现有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治通鉴》原注:蒙冲是一艘蒙着牛皮的小船,斗舰是一艘战舰。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把蒙冲斗舰说成两样东西似乎是不合适的。模糊地说,蒙冲斗舰是一艘小型战舰。我相信它不会离谱太远。由于当时的技术和水平,数百吨的船应该不小。为了灵活快捷,它似乎更小、更轻,而不是盲目地强迫大吨位,我们倾向于理解它是一艘小型战舰。谈到黄盖烧船,《资治通鉴》写道:“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迪、枯柴、灌油……同时去北军二里多,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伸岸上营落。一瞬间,烟炎张天,人马烧死的人很多。“如果是这样的话,周瑜和黄盖的胜利似乎太容易了:如果是一艘船,它携带的易燃物品将不可避免地有限。我们怎样才能用十艘蒙冲斗舰烧毁曹操获得的刘表水军,“落在岸上”?如果蒙冲斗舰是一艘大船,它自然可以携带更多的易燃产品,如干迪、枯柴和油脂,但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速度,另一个是灵活性。这两者显然与负载重量成反比,军事家的选择空间有限。而且船在水上,用水灭火总是有可能的。曹军虽然缺乏防护意识形态准备,但没有任何救援能力和措施是很难理解的。
曹操战败赤壁的真正原因:军队普遍感染了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