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和琳这个人,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太熟悉,要提起小沈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和琳是小沈阳的弟弟。
何琳,牛钴禄,字菜斋,满洲红旗人,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他刚进官场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官员的笔帖,然后搬到了工部郎中。乾隆51年代理杭州编织,次年晋升为湖广道御史。最后,他成为了乾隆晚期嘉庆早期著名的将领。
乾隆五十四年任湖广道御史时,何琳透露,湖北调查人员要求李天培利用国家运粮的官方船舶,私下将木材运送给两广总督福康安(福康安和小沈阳从未处理过,不知道这次曝光是否是小沈阳背后的支持)。乾隆知道这件事后,经调查,李天培被流放到边境;福康安被乾隆严厉训斥,被罚总督三年工资,罚公工资十年。
[img]813735[/img]
这件事和林受到了乾隆的赏识和信任,她的名声开始提高。很快,和林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和工部左侍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和林被授予正蓝旗汉军。
同年2月,廓尔喀(今日尼泊尔)猛然入侵中国西藏。乾隆命令将军福康安前往西藏抗击外侵,并要求和林办理西藏事务,督促供应征兵粮草。要说福康安真的是一大批人。虽然他之前被和林举报过,但他并不讨厌和林。
在这场对抗外敌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中,福康安和林同舟共济,默契合作,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和林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乾隆的信任,也给了福康安一个良好的印象。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何琳被提升为工部尚书。从那时起,他的官员变得越来越大。皇帝不断地把许多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不久,和林被任命为白旗汉军。乾隆要求他处理西藏的善后事宜,划定廓尔喀和哲孟雄(今印度)的界限,将红色教育改为黄色教育,并设立了铸造局。乾隆59年(1794年),原四川总督福康安调任云贵总督,何琳接任四川总督。
乾隆60年(1795年),历史上著名的苗族起义在贵州和湖南爆发。乾隆命令云贵总督福康安征求意见,并要求林驰前往酉阳进行封锁。此时,和林正在从西藏回到北京的路上。接到上述指令后,他立即带领军队进攻,并连续赢得了许多胜利,并与福康安有力合作。
乾隆六十年八月,和琳因战功被授予一等宣勇伯,九月乾隆又奖励了和琳皇帝穿过的貂尾夹克、黄带子,随后不断奖励。
嘉庆元年(1796年),在福康安死军中,乾隆命令和林接替福康安,继续率领全军作战。和林不负众望,率领军队夺取尖云山炮台,收复乾州。六月,因为战功,皇帝赏了三只眼睛。这时,和氏兄弟和小沈阳掌握了朝廷的政治,权力倾向于朝廷和田野。和林在其他地方控制军权。一将一相,一文一武,真的很神奇。
不幸的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和林在围攻平陇的战斗中死于军队,享年44岁。乾隆听到和林死于疾病的消息后,非常震惊和悲伤。晋封他为一流的宣勇公,给丧银5000两,并赠送陀罗尼经,赠送“忠壮”,命令享受太庙,祭祀贤良祠和赵忠祠,并批准他们家为和林建立特殊祠堂。
[img]813736[/img]
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死于嘉庆后,朝中大臣揭发和琳以哥哥和珅的力量邀功;嘉庆还调查和琳在征剿苗民起义时,约束了康安,失败了,于是下令将和琳的纪念碑从寺庙中撤出,摧毁了这座特殊的祠堂,夺走了他的儿子丰绅伊绵公爵,并攻击了三等轻型汽车船长。
嘉庆皇帝对和琳的处理显然有偏见。虽然他是小沈阳的弟弟,但他在性格和性格上与小沈阳不同。和琳是个性格比较爽朗的人,他并没有依靠哥哥的力量欺负群臣,结党营私,危害国家。相反,他在多年的为国之战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为清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假如活着,考虑到他身居重要职位,手握兵权,嘉庆也许还能饶过小沈阳的小命。
而且和琳死后受到的待遇,完全是他哥哥和珅的牵连。和琳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被撤出太庙的配享功臣。
如果和琳不死 嘉庆会给小沈阳一条生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