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经指出,政治的重要性只在于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官员更难得!清康熙年间,有这样一个“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政,不仅受到人们的赞扬,也被皇帝称为“世界清官第一”。他是清朝著名大臣张伯星(1651-1725)。
诚实自律:不取属地人一钱一物
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要自己。
[img]809726[/img]
“硬”。如果你只是张着嘴喊清廉,但你和你的家人是贪婪的,你就不能约束下属,遏制腐败。张伯行一生都在担任主管,他的职位大多在一个富裕繁荣的地方。然而,他过着简单的生活,衣食无忧,总是保持着寒儒的本色,不拿当地人的钱和东西。有些做法甚至达到了不人道的地步。
康熙四十六年,张伯行第一任福建巡抚。当地官员按照旧规定为他的官邸布置了一个新的、美丽的帷幕、金银器皿和奢侈品。他不仅没有得到赞扬,而且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张伯行认为,如此奢侈的陈设“我一生都没有尝过”。特别是当他得知这些华丽的物品是由人们分担和承担的时候,他立即拒绝,下令归还人民,只使用前官员的旧物品。
[img]809727[/img]
大家都很高兴从福建调任江苏巡抚,从偏远的地方来到繁华的大都会。张伯行深感恐惧,如履薄冰。有了福建的教训,他这次入境前就下令禁止铺设官署。当他来到官邸时,四壁徒然,只有一张小桌子和一张床。虽然家具很简单,但他很自在。
一位官员写了一首诗,称赞道:“一张绳床供众同,坐在虚拟的院子里仰风。”他在江苏省官署的大部分日常开支都是从河南省的家乡带来的,尽量不要使用公共资金和物品。无锡县长每天送来的惠山泉水是他最大的礼物。但当他得知这些泉水都是由科派人民运送的时候,他拒绝了。
守正不阿:不逢迎媚,不滥权欺下
[img]809728[/img]
在清朝的官场,上下级之间的礼物变得流行起来,贿赂和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张博兴讨厌这种“潜规则”。当他第一次在江苏当检察官时,他按照不良规则向总督、巡逻等老板送去了“会议礼物”,大约需要4000两银。
这几乎是他20年的工资。没有腐败从何而来?张伯星说,如果我当官不从人民那里得到一笔钱,我怎么能买到这样的坏规则呢!他给老板和同事送了一份会议礼物,只是家乡的当地特产,不值几笔钱。督察们感到怨恨,拒绝接受,但张伯星走自己的路,宽宏大量。
[img]809729[/img]
张伯行曾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尤其是当他成为封疆官员时,他的权重很高,他的官僚和门生都被拒绝了。在福建省巡抚任务中,张伯行写了一篇题为《禁止馈送》的文章,张榜在官署和巡抚衙门外:“一丝一粒,我的名字;一厘米,人民的脂膏。如果你宽一点,人们会得到不止一分。
张伯行 曾被康熙皇帝誉为世界清官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