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月传》中的后宫美女,无论是夫人、情人、美人、八子、长史、少史,都自称“臣妾”,让人发笑。其实这是古装剧的共同问题,几乎所有的宫廷剧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
[img]809680[/img]
事实上,在古代,“臣妾”这个词绝对不容易随便出口,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随意使用。臣妾,作为一个名词,在古代被称为地位低下的人。《尚书传》说:“仆人贱,男人臣,女人妾。”《周礼注》还说:“臣妾,男女贫贱。”
《战国策秦四》:“人不聊生,民族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臣,女为妾。”“臣妾”也指臣服者和统治者。
[img]809681[/img]
例如,《史记·吴太伯家族》和《伍子胥传》中有“请委国为臣妾”、“求委国为臣妾”语,“汉书·西域传”有“叫臣妾”语,“后汉书·皇后纪”有“天下臣妾,咸为怨痛”语。
“臣”是甲骨文中垂直的眼睛。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人头俯,眼睛垂直,就像屈服的人。”“臣,就像屈服的形式。”
[img]809682[/img]
《礼记·少仪》:“臣则左之。”郑玄注说:“臣是囚犯。”意思是“臣”是被捕的战俘。这就是“臣”的本义。如果被捕的战俘不被杀,他们将成为赢家的奴隶。
“臣”是指男性奴隶。
《说文解字》还说:“臣,事君者。”“臣”的最后一种用法是男人的自称,《左传·西公五年》:“臣闻之,鬼神不是实亲,唯德是依。”这是宫之奇对于公说的一段话,宫之奇在于公面前自称“臣”。
[img]809683[/img]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的规章制度规定,满族官员在上奏章时可以自称“奴才”,汉臣上奏章时只能自称“臣”,不能自称“奴才”。否则,他们将“假装”并受到惩罚。
【臣妾】这个词怎么用?统称指男女